笔趣看 > 明贼 > 第229章 简在帝心!

第229章 简在帝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见朱由检终于被提起了性子,天启小皇帝不由大悦,他也不再卖关子,笑道:“这是辽东长生岛李元庆部进奉而来。听说,一共有两头巨鲸,都是李元庆亲手宰杀。”

    “李元庆?”朱由检一愣。

    他对这个名字可不陌生。

    由于天启小皇帝的厚爱,朱由检虽已开府,但每日都要到宫中学习,对于大明的军政方面,他多少也有些涉猎,尤其是辽事,他虽小小年纪,但这关乎大明国运,关乎到祖宗江山社稷的大事,他更是分外关切。

    今年一年,从开春的广宁之战,李元庆生俘扈尔汉,之后盛夏攻势,兵临复州城,以及后来的旅顺守卫战,朱由检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对李元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个真正能带兵打仗的人。’这是朱由检对李元庆的评价。

    但若李元庆知晓了,未来的崇祯皇帝,居然会这么惦记着自己,恐怕要起一身鸡皮疙瘩啊。

    这位爷,那可不好惹啊。谁被他惦记上……

    “皇帝哥哥,这李元庆即便骁勇,但怎的能亲手屠鲸?这,这不可能吧?”朱由检从书中了解鲸的存在,很难置信这种事情。

    天启小皇帝忙笑着将事情的经过,对他叙述了一遍。

    朱由检闻言沉思了良久,这才缓缓道:“真是勇士也。大明能有这种将才,真是国之大幸。”

    天启小皇帝也是点了点头。

    第一次见面时,李元庆的保守,给他留下了不是很好的印象,反而,张盘的激进,让他更为欣赏。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实的检验,天启小皇帝也明了了,有些真正做事的人,并不需要在嘴上说的多么高大繁华,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用事实和战果来证明。

    而反之,很多人就算把嘴皮子磨破了,却不会改变分毫。

    想着,天启小皇帝忽然也有些期待起来。

    上一次,太仓促了,他并没有时间可以仔细跟李元庆好好聊一聊,但这次鲸肉之事,倒是一个借口啊。

    天启小皇帝虽然很少问政务,但对军务,尤其是辽地军务,他却非常上心。

    几乎每一封辽地的战报,他都会亲自查阅。

    之前的旅顺守卫战,虽然毛文龙首功报的是张盘,但字里行间,天启小皇帝也意识到,李元庆恐怕才是旅顺守卫战的核心,尤其是火烧阿敏部,简直是大快人心啊。

    但张盘升了参将,李元庆却还是游击,他会不会以为是自己没有看到他的功劳?

    上一次自己对他的态度并不是很好,但有了鲸肉,他却第一个想到自己,这……

    天启小皇帝忽然觉得他有些对不起李元庆。

    “对了,皇帝哥哥,李元庆现在还是游击吧?旅顺守卫战,他可是出力不小啊。”这时,朱由检也提起了这个茬。

    这更坚定了天启小皇帝的心,李元庆对他这般忠贞,他不能对不起李元庆啊。

    “大伴,上次旅顺守卫战的功赏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只有张盘升了参将?”天启小皇帝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忙笑道:“皇上,这是多方面的意思。毕竟,这一年,东江方面,气势有点太盛了,难免会让别人心里不舒服。东江毛文龙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就由张盘代领了这个头功。”

    朱由检不由微微冷笑,稚嫩的声音却严肃道:“这便是魏公公的赏罚之道么?有功不赏?那有过也不用罚了?”

    “呃?”

    魏忠贤没想到信王居然会这么尖锐,当着皇帝的面,就让他下不来台,但他究竟老奸巨猾,不由笑道:“信王殿下,朝廷中的政事儿,繁琐复杂,远非表面那么简单。您还年轻,看不明白,也是正常。等您再长大一点,就会懂得了。”

    朱由检小脸儿不由有些铁青。

    魏忠贤说的看似好听,但言语里不就是他没有资格过问政事的意思?

    大明藩王不涉政事,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可惜啊,他只是庶子,否则,怎可能让这条老狗和这个贱女人,左右大明的江山?

    天启小皇帝也看出了自己的弟弟脸色不对,忙笑道:“臣弟,这事儿,确实是吾办错了。吾没有来得及关心其中确切。这样,马上就要过年了,吾也不能对李元庆没有表示,将他招进京来如何?咱们也好当面问问他,当日旅顺守卫战,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朱由检闻言眼睛不由一亮。

    李元庆进京倒是次要,关键是哥哥居然让他与李元庆面谈,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他距离辽事,距离军务,更近了一步啊。

    “哥哥果然是圣明之君。知错能改,这可是古之贤君都很难做到的事啊。”朱由检笑着拍了一记马屁。

    天启小皇帝不由大悦,“大伴,传旨,招李元庆进京面圣。正好,让他在京里一起过年吧。”

    “奴婢遵旨。”

    魏忠贤赶忙应承下来,心里却叹息一声,‘李元庆这厮,运气可真是好啊。仅仅几块鲸肉,恐怕,要来个头彩啊。连信王居然都帮他说话。这种人,嘿~~,还真是连神仙都压不住啊。看来,之后,必须对李元庆更加亲近一些了。’

    …………

    辽海。

    长生岛。

    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李元庆刚刚从张芸娘的身上下来,正享受着她的服侍,正准备舒服的搂着老婆睡觉,门外却突然传来了藕儿的敲门,“老爷,小魏公公已经到了官厅,有圣旨到了。”

    藕儿是渠敏秋的丫头,寻常时候,她怎敢到张芸娘这边来,尤其是李元庆还在的时候,但今天,事情紧急,她也来不及顾及这些了。

    李元庆一听,也被吓了一跳,这么晚了,居然有圣旨来?

    难不成,送到京里的鲸肉出了问题,变质了?天启小皇帝吃了拉肚子?

    更严重点,直接食物中毒了?

    李元庆不敢怠慢,也顾不得让张芸娘清理下身,忙飞速起身穿衣服,对藕儿道:“我知道了。让小魏公公等下,我马上到。”

    张芸娘也吓坏了,顾不得春光外泄,赶忙服侍着李元庆穿好衣服。

    李元庆急匆匆来到了官厅,魏良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看到李元庆从屏风后走出来,他赶忙对李元庆使了个眼色,示意旁边有人。

    李元庆这时也看到了,在魏良身边,一个紫袍的大太监,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正是他的把兄弟安公公。

    看着安公公似是不假,李元庆瞬间明了,这可能不是坏事,赶忙上前行礼。

    安公公大笑,“李将军,咱们可是老熟人了,不必如此。”

    李元庆笑着起身,“公公,您怎的这个时候赶来了?可是有什么要务?”

    安公公一笑,道:“何止要务?李将军,从腊月二十下午,杂家得到皇上的命令,赶到这长生岛,只用了两天半不到。”

    “呃?”

    他此言一出,不仅李元庆愣住了,魏良更是目瞪口呆。

    京师距离长生岛,几近千里啊,居然两天半就到了,这,这该是……

    安公公看李元庆紧张的模样,凑到李元庆耳边,低声道:“哥哥,不是坏事,是大好事儿。”

    说着,他清了清嗓子,“东江游击、长生岛都司李元庆接旨-------”

    寻常臣子接旨,都要沐浴焚香摆上供台,但此时,皇帝要急急召见李元庆,安公公也有意在魏良面前摆个谱,直接就要宣旨。

    魏良真被吓坏了,赶忙用力跪倒在地上,屁股朝天。

    李元庆也赶忙跪在地上,不知道刚刚才做完那事儿,下面还没弄干净呢,是不是对天启小皇帝不敬啊……

    但此时,有安公公在,谁还会在乎这些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江游击李元庆忠勇可嘉,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招李元庆入京觐见……”

    安公公唱完了圣旨,李元庆赶忙磕头谢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公公放下圣旨,旁边小太监赶忙将圣旨供到了主桌上。

    他笑眯眯走到李元庆身边,亲热的把李元庆扶起来,背对着魏良,低声道:“哥哥,这次,你可是发达了哟,听说,这一次,不仅是皇上,信王都想见你。”

    “信王?”

    李元庆面色不由一变,我擦,居然被这位爷给惦记上了?

    “兄弟,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李元庆忙小声对安公公道。

    “嘿嘿。自然是好事儿,还是大好事儿。”

    安公公嘿嘿一笑,“哥哥,皇上很急,要咱们务必年前赶到京城。你现在快去收拾一下,咱们连夜要走。”

    李元庆不由有些无语。

    这就是传说中的简在帝心么?

    关键他还不是被一个皇帝惦记,连未来的崇祯爷,都已经惦记上他了……

    这些时日,鲸肉的作用,渐渐被披散开来。

    南信口的海冰炸开,对面后金已经完全无法干扰到这边,李元庆也利用这个契机,加大了捕鱼力度,补贴家用。

    深冬,鱼虽然难捕,但却格外鲜美,尤其是口口相传之下,李元庆屠鲸之事,渐渐被推上了神坛。

    不论是士兵还是水手,包括长生岛的娘们们,都是斗志高昂,各方面干劲十足。

    有神仙一样的李元庆庇护,他们还怕什么?

    短短十几日,渔业捕捞方面,就有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是大海广袤,周围人烟稀少,渔业资源发达,即便是土法子,老技术,但人干劲起来了,又吃的好,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此时,长生岛这边,仅是鲜鱼,就贮备了近十万斤,加上粮食、野菜、咸鱼、牲畜,过个肥年,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渔业继续顺利,就算没有了粮食,坚持到明年三四月,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短时间内,长生岛不再有后顾之忧,此时进京,李元庆也有时间和精力,只是,与陈忠约好的正月初两部联合操练计划,得稍稍往后拖延了,这个年,也不能陪着家人过了。

    但天子召见,这可是天大的事儿。

    别说怠慢了,寻常臣子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好在有安公公在,一切省了不少力气。

    李元庆忙将张芸娘叫来,嘱咐了几句后宅事务,又将商老六和马管家招来,嘱咐岛上各项军务、政务,随即,带着黄国山、孔有德和二十多名亲兵,连夜启程赶往京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