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凤归京 > 第84章 认错

第84章 认错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瑜贵妃笑了:“就算日子过的是鸡飞蛋打,那也自有他们的热闹,陛下又何必操心呢。”

    “你可实在是心宽,但这门亲事是皇后求到朕的面前,又是朕出面赐婚的,两个人过成了这个模样,岂不是都要在心里头怨怪朕?”

    “陛下实在是多虑了,马姑娘出身马家,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她怎会有这等想法?那言鸿泽又是得了陛下御赐匾额的忠贞之臣,臣妾想他们是不会那么做的。”

    得了瑜贵妃的安慰,建阳帝也算是疏散了心肠,拍着瑜贵妃的手说:“皇后若是有你一半懂事,朕便知足了。”

    “皇后娘娘管理后宫辛苦,有什么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臣妾代皇后娘娘向陛下请罪,请陛下一定要原谅皇后。”

    说罢,瑜贵妃轻轻一跪,建阳帝瞧她生的眉若翠羽,目如水杏,眼波轻转,端的是柳弱花娇,我见尤怜。

    他急忙伸手将人扶起:“你这是做什么!她的事是她的事,自己修行不够,要你请什么罪?从今日起,朕准你帮着皇后一起管治后宫,也省得她总是让你委屈。”

    这道旨意如一阵风一般,很快就吹到了马皇后的耳朵里,气的她浑身发抖,一拍桌子问:“陛下下了早朝以后去了何处?”

    宫婢们尽数跪下,为首的回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去了瑜贵妃宫中,待了许久,而且就是在瑜贵妃的宫中下的旨意。”

    马皇后言语狠毒的咒骂:“那贱人平日里惯会摆出摇尾乞怜,搔首弄姿的模样,也难怪陛下被她迷了心窍去!打量着本宫所生的太子体弱,便要分本宫的权势,日后怕不是要分去一个皇子!”

    她越想越害怕,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太子之位必然是瑜贵妃生养的皇子所拿,她的儿子便被挤下去了!

    几番思考下,马皇后看向自己的心腹:“找七公主进宫来,本宫有话同她说。”

    裴十柒昏睡了一整天,才算是完全恢复过来,又被廖太医灌下两碗苦药,终于能不凭借别人便能起身,钻进了马车准备回京。

    乔慕生与薛骋分别骑在两匹马上,薛骋忍不住问:“乔大人,昨日我记得你明明差人回京禀报父皇,这里距离京城并不远,怎么这么久了还没个回信儿?”

    这话让乔慕生也心生疑窦,回答道:“微臣派的人是腿脚极快又会功夫的,骑的又是快马,昨天下午便该到京城了才对。”

    “看来有人暗中截住了他。”薛骋面色有些发沉:“可惜了。”

    乔慕生沉默了片刻:“他跟随微臣身边三年有余,确实可惜了。”

    “刺客们两次刺杀,咱们的人损伤不少,这笔账我们都要算在他们的头上。”

    京城之中,宁寿长公主听手下来报,说解决了乔慕生派回京城请求支援的手下,宁寿长公主的面色却依旧不好看。

    “只解决了一个跑腿的又有何用?如今他们已经启程返京,想必明天一早便回进京,却靠近京城,咱们就越不好动手。”

    瑞王在宁寿长公主身旁坐着,内心也是十分的不安:“几番出手,打草惊蛇,该杀的一个也没杀成,反而死了一群培养多年的死侍,这笔买卖咱们可是亏大了。”

    宁寿长公主认为瑞王这是在责怪她,登时挑起了眉头:“现在说这种风凉话又有何用?还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件事圆满解决。”

    “如何解决?人证无证都在,梨花村的疫病闹的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朝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就不是能压住的事!”瑞王忍不住责备道:“大姐啊,你可真是不小心,怎么能留下这么多的把柄!”

    “当时梨花村出事时,我便派人去追杀玉祁了,可此人实在是鬼的很,不知逃到了哪去,我的人找了几日都没寻到他的踪影。”宁寿长公主面色难看道:“也不知老三是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将他寻了出来,倒是我小瞧了这个出生在冷宫的毛头小子!”

    瑞王沉思片刻,说道:“事到如今,不如咱们先进宫去。”

    “进宫去做什么?”

    “这件事老三一旦捅出来,那你就是罪无可赦,即便皇兄想要替你遮掩,只怕老三也会利用民心将此事闹开,不如先给皇兄一个提醒,让他不给老三设局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皇兄的宽恕啊!”

    这虽不算是什么办法,可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宁寿长公主也再想不出合适的法子来。

    于是她最终只能点头答应,进了皇宫。

    听闻宁寿长公主进了宫,建阳帝有些意外,叫人连忙将宁寿长公主请进来。

    然而一进殿门,宁寿长公主便跪了下来,这可将建阳帝吓了一跳,连忙道:“皇姐你这是做什么!你与朕乃一母同胞,从来也不用行此大礼,快快起来。”

    “陛下,我对您有愧,您且听我说完。”

    “不成,皇姐快快起身,天凉别冻坏了身子。”建阳帝边说边伸手去扶宁寿长公主:“有什么事我们兄妹两个不能商量着来?你先说说发生了什么。”

    宁寿长公主被他扶起,两行泪适时的落下来,面露懊悔道:“陛下,是我不对,梨花村百姓的疫病,就是因我而起的。”

    这话让建阳帝扶着她的手微微一顿,收回在了自己的身后,惊讶道:“和皇姐有关?怎么回事!”

    看出了建阳帝那瞬间的疏远,宁寿长公主在心里头编排了一些话,嘴却失了部分勇气,磕磕巴巴的说:“陛下能坐上这个皇位不容易,当初我能竭尽所能扶持您上位,但现在我终归是上了年纪,陛下您也并不年轻了,朝堂动荡,太子体弱,不知能否堪当大任振兴国家,所以我就动了歪脑筋,被人挑唆着用错了主意。”

    说罢,宁寿长公主又跪了下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还请陛下责罚!”

    建阳帝一头雾水,便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姐你说清楚些!”

    “我想让陛下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有道士进献药方,说是用热泉加上几位药引便能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来,我也是一时糊涂,想着可以让陛下永远活着,就吩咐手下去办了。丹药炼成后因为不清楚药效,怕陛下吃了对龙体有损,就给了梨花村的百姓吃,当时我还想着梨花村的百姓功劳不小,对我们提供过帮助,若是丹药真的有用,那对他们何尝不是一种感激?可谁能想到,几粒丹药吃下去,会引发如此严重的疫病?一传十十传百,我真是怕死了。”

    听完这些,建阳帝顿时火冒三丈,吐口而出道:“皇姐,你可真是糊涂啊!”

    “我也是一时情急,关心则乱,请陛下责罚!”

    “以前那么多位皇帝,求仙问道的人数不胜数,试问哪个皇帝不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可他们扑腾了那么多年,又有一个成事了吗?”建阳帝气道:“如此情形,若是外头的百姓知晓内情,一人一口唾沫还不将你活活淹死!”

    宁寿长公主藏于袖中的手死死攥成拳头:“陛下,是我不对,我犯了大错,不如就让我以死谢罪,也算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说着,宁寿长公主站起身来,作势要冲向柱子。

    可建阳帝又怎会忍心让自己的亲姐姐去死?

    他挥着手吼道:“你们都是死人吗!快快拦住皇姐!”

    两个宫人冲过去,一个挡在柱子前头,另一个牵制住宁寿长公主的胳膊,接着又跪在了她的面前,磕头道:“长公主三思,长公主息怒!”

    宁寿长公主捂着胸口痛哭:“陛下仁德,将国家治理的这样好,我作为长姐却为陛下惹出了这样的麻烦,实在是无颜面对陛下。遥想当年母后过世时,曾嘱咐我要好生看顾两个弟弟,我却做出了这样的事,就让我先走一步,到九泉之下向母妃和先帝恕罪吧!”

    提起两人共同的母亲,建阳帝的心软了些许,叹了口气说:“此事也并非你一人之错,你也是好心,为了朕才做了这样的事,哪里能想到那方子奇怪?想来是有人利用了你对朕的看重,所以算计了你。”

    宁寿长公主磕头道:“事发以后,我曾派人追杀那道士的下落,却并未寻到踪迹,想来真的有人在背后算计,我却浑然不知,一脚踩进了陷阱里,险些害了陛下,真是该死。”

    “什么该死不该死的,你是朕的亲姐姐,这些年来朕都包容了,这事朕也不愿责怪你。”建阳帝面色冷淡的说:“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罚。”

    宁寿长公主并未抬头,依旧态度诚恳的说:“三皇子前去治理疫症,此事他想必多少了解了一些,那孩子是个实诚性子,只怕不会善了。”

    “性子再实诚,他也是朕的儿子,还敢对你这个做姑母的如何不成?”

    “陛下千万不要因为此事而去责怪三皇子,都是我一个人的错,那些蒙冤受屈的百姓都是可怜人,三皇子想为他们讨个公道也实属正常。”

    建阳帝回身坐下:“朕心里有数,这段时间你就别进宫了,禁足于长公主府,等风头过了再说。”

    宁寿长公主松了一口气:“陛下,您还是责罚我吧,也好让我这心里好受些。”

    “皇姐回去吧,至于那个道士,人虽找不到,跑得了和尚却跑不了庙,回头你将那道士的出处详细告知,朕自会将这等恶势力铲除。”

    当天夜里,一处道观之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四周皆是人死前的哀嚎声。

    灰梧死里逃生,一脸灰土从死人堆里爬出,身上的伤他无暇顾及,躲在墙后悄悄看着面前说话的两个人。

    其中一人他认识,是长公主府的总管,另一人穿着内监的衣裳,二人正在说着什么。

    “这次也多亏有您配合,否则陛下还真不会轻易原谅了长公主。”总管笑着递上了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这是长公主让我送给您的,算是对您出手相帮的感激之情,还望您能收下。”

    内监打开荷包,粗略的往里看了一眼,只见里头是被卷起来的一捆银票,大致二十几张的样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相当有分量。

    这让他脸上的笑意再也止不住,将荷包揣在了袖中:“哪里哪里,我只不过是在长公主离宫后,在陛下跟前说了两句话罢了,算不得帮了什么大忙,长公主实在是客气了。”

    “陛下知道皇后与长公主走得近,这样的事人人都要避嫌,在陛下跟前总要有个人替长公主申辩,旁人不合适,您说却极为合适,长公主心里头都明白,这份功劳就是您一个人的。”qqxsnew

    内监被哄的脸上挂笑,回头看着身后的熊熊烈火:“道观已毁,就算三皇子有心将事情闹大,陛下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大不了回头把所有事都推到这道观头上,和长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人对视一眼,皆放声大笑。

    灰梧捏紧了拳头,心里头恨的厉害。

    他曾是一个书生,因为被出京游玩的宁寿长公主看中,被抓到了京城。

    在长公主府上住了一阵,长公主对他有些厌了,便将他送到了这道观之中,只偶尔来看望他两次,算是找找新鲜感。这道观之中有许多人都和他是一样的经历,众人有时聚在一起,会谈论起宁寿长公主,说她薄情寡恩,不过灰梧却从未谈及过宁寿长公主。

    他知道,自己走不上读书人的那条路了,经历了这些他也只想保住自己的一条命而已,当年的理想当年的抱负,也早在他被掳到长公主府的那个晚上破灭了。

    然而这几年过去,他以为自己已经习惯和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忘记了曾经的惨痛,享受起了被人用脚尖顶着下巴的感觉,可今夜的事却仿佛一块砖,打碎了这几年罩在表面的平静,激发出了灰梧对宁寿长公主那泼天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