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凤凰羽化 > 二十、 偶遇世交

二十、 偶遇世交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十、同行

    虎子将众人带到村庄里,那些人择了几间房子也安顿了下来,虎子回来后对嬷嬷嚷道“娘亲,饿死我了,饭做好了吗?”

    嬷嬷愤怒的拿筷子敲虎子的头,这力道可比昨日大多了,虎子吃痛的“啊”了一声道“娘亲,你是要我的命吗?”

    嬷嬷双手插腰骂他“你这笨家伙,那都是些什么人呀,你就赶往这里引,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虎子嘿嘿傻笑道“娘亲,他们是宛城的冉家,鼎鼎有名的良善人家。”

    嬷嬷惊讶道“冉家,他们也离开了宛城,那宛城现在如何了?”

    知秋和知景也很是惊讶,知秋更是知道,上一世的许多事情,其中冉家就是很有名的,当时冉家在官府开始赈灾的时候也是开放了灾蓬,后来难民暴动之时,冉家首先遭受了冲击,死了许多人,东西也被抢劫一空,冉老爷、冉夫人在家丁死士的拼劲全力的护卫下,方才带着一双儿女堪堪的逃出了宛城,这怎么回事,这不过才十几天呀,离上一世暴动应该还有近一个月,怎么冉家却出现在此地。

    知秋对此事抱有很大的疑问,但是自己家和冉家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之处,冒然跑去也很是不妥,因而,也只得将疑问作罢。

    中饭用过后,虎子依旧去挑野菜。

    知秋等人也在做出发前最后的准备,而冉家却派了一名管事来请她们前去,知景将知秋拉到一旁“他们家是何意?”

    知秋道“大概是要询问一些事情吧。”

    知景道“那我们去吗?”

    知秋道“去看看也好。”

    知景和知秋交代好嬷嬷,二人就随那管事前往冉家去。

    知景和知秋是头一次见到冉老爷,只见此人四十上下,清瘦的身材,身旁坐着一普普通通的妇人,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女依偎着妇人,见到长辈,二人赶紧上前拜见。

    冉老爷笑呵呵的捋着胡须道“恩,不愧是宛城令的千金,果真不凡呀。”

    知景赶紧谦虚道“不敢,不敢。”

    冉老爷道“想当初我与你们父亲也曾打过不少交道,今日一见世兄的一双女儿如珠如玉,多年未见此刻却在此相遇,真是巧呀。”

    知景点点头道“晚辈也觉得甚是有缘呀。”

    冉老爷捋了捋胡须道“早上我们在村口见到那个小伙子,听说是你家的仆人,我看他挖了不少的野菜,刚刚听侍卫说那小伙子又去村口挖野菜了,二位侄女若是有难处,冉某愿帮上一帮,还请二位侄女不要有所顾忌呀。”

    知景道“哪里的话,冉老爷在宛城赈济灾民,晚辈早已听闻大名,怎敢嫌弃。”

    知秋也道“晚辈家出发的时候车马有限,忘了带着马粮,这才不得已就近取材,其实晚辈等已然准备的差不过。”

    冉夫人道“夫君,那马儿主要是吃大豆,这才有气力。”

    冉老爷点点头道“二位小姐,这样吧,一会我让管家给你们送上一袋大豆,还望前往不要推辞。”

    知景看知秋,知秋点了点头,知景这才谢道“如此,那就多谢冉老爷。”

    知秋好奇道“冉老爷,侄女请教一下,不知你们是否要前往文昌镇吗?”

    冉老爷笑呵呵的言道“不是,不是,我们是要去云阳。”

    知秋和知景相互对望了一下,知秋好奇道“世人多是从永宁镇那条路前往云阳,为何冉老爷却要走这条道。”

    冉老爷沉重道“不瞒侄女,我们先前也是走的永宁镇那条官道,不过快到永宁镇的时候,救了杜家的人,听闻那永宁镇已为歹人控制,这条通往云阳的毕竟之路此刻已然是凶险万分,这才改道前往云阳。”

    知景惊讶道“杜家的人,这怎么会,先前我们和杜家在永宁镇外之时,杜家已然派了侍卫前去查探,而且杜家已经改道了,这怎么会?”

    冉老爷道“哎,永宁镇中的歹人又怎会放过杜家这条大鱼呀。好在杜家侍卫众多,虽然遭受了些损失,不过也尚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侄女没有跟杜家走真是明智之举呀,要不恐遭不测呀。”

    一时间众人都面色忧愁,冉老爷看了看凝重的知景和知秋道“二位侄女若是不嫌弃的话,不如我们一道前往云阳可好?”

    知景和知秋对于冉老爷的提议当然赞同了,之前知秋为杜家提醒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和杜家一起前往云阳,无奈那杜老爷实在是凉薄之人,自己帮了他那么大的忙,他却依旧对自己家不管不顾,走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没有打,这才使得知秋觉得此人实不可信矣,难道今天见冉老爷主动提出,二人赶紧道谢。

    二人返回之时,嬷嬷早已翘首以盼多时,二人简要的将情况给嬷嬷说了一下,嬷嬷高兴的言道“这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这路上不太平了。”

    知景道“秋儿,我还是有些忧虑,要是再遇见个歹人的话,跟着冉家会不会树大招风呀。”

    知秋想了想道“恩,我看不会,冉家有侍卫,一般宵小之辈恐难近身,而像能够袭击杜家那样的歹人也没那么多,而且云阳正在调军,其实如果不是离永宁镇很近的话,一般人还是不敢乱来的,而此地离云阳应该也不到二百里了,我觉得出现歹人的情况不太可能,面临更大的危险反倒是饥饿。”

    知景问嬷嬷“嬷嬷,要是我们此行前往云阳不顺的话,我们的米粮可够坚持到榆阳。”

    嬷嬷道“大小姐,二小姐,嬷嬷今日查看咱们的米粮,还有三百斤的黑面,一百五十斤的白面,大米、小米各七八斤,干菜两斤,剩下的就是这些日子二小姐和虎子挑的野菜,不过已经全部晾晒干了,将那些野菜已经分装到空下来的袋子里了。”

    知秋道“如果云阳之行顺利的话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若是云阳城此刻守卫森严,实在不许我等进城,或者进城后又无法购置到米粮的话,这些恐怕就不是很够,毕竟一千两百里地这才四百多里,具体到榆阳的话,还有近乎八百里的地,形式不是很好。”

    知景道“哦,冉家不是说要送我们一百斤的大豆吗。”

    知秋道“那也不过是一袋子而已,于我们八匹马来说,近乎一个月的口粮还是相差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