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嫁娶不须啼 > 【二】(“知远不行,他配不上。”...)

【二】(“知远不行,他配不上。”...)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嫁娶不须啼

    怀愫

    到了赏菊这日,裴三夫人在上房一见着裴珠便轻轻颔首。

    裴珠拢起鬓边发丝,规规矩矩将头发都束到后头,两边头发反绾,额前齐穗儿梳得齐整。虽还不能簪金,但也簪着素色珠花。

    干净又庄重,反衬出她天生的清灵。

    待见阿宝时,裴三夫人一看就笑了:“这一身是六郎替你挑的罢?”

    阿宝也笑:“可不,还是娘知道他的喜好。”

    当着裴三夫人转了一圈,让她看个仔细,还指指耳坠珠钗:“全是他挑的。”

    裴三夫人虽赞,还是觉着阿宝穿这清冷的颜色不如艳色衬她,待出了孝,年轻女子正该好好打扮。

    三人出门,身边簇拥着一众丫环仆妇。

    裴三夫人一车,阿宝与裴珠坐一车,裴珠环顾一圈问:“燕草呢?她怎么没跟着?”

    “她点年礼单子,忙了好几日,放她假。”虽是只接待女客的花园,也不敢冒一点险,再有七八日,燕草就能离开京城了。

    这回出来,因人不够,还借了裴观院里的丫环使唤。

    趁着她不在,也好看看福儿会不会再找那个货郎。

    裴三夫人在前车里对陈妈妈道:“等外头事了,还是得跟阿宝提一提挪院子的事。”这话她早就想说了,每每都有事耽搁。

    阿宝再住在外院,实在不成个样子。

    “可不能在九月里。”陈妈妈立时道,“九月不迁屋不糊窗,太太忘了?”

    裴三夫人这才想起来:“是了是了,可别犯了九女星……”犯了九女星,不宜男。

    “也不知道外头的事,能不能善了。”裴三夫人几夜未曾好睡,今儿要出门会客,小满用热巾帕给她敷过脸,又细细上了粉,这才显得面色如常。

    再来那么几回,喝再多补心汤也没用。

    “太太,这过日子不就是一桩桩事连环的来,先办了眼下这一桩罢。”

    裴三夫人打点起精神:“是了,总得把珠儿的事定下,她的大事一定,我也少许多忧虑。”原来她不喜许家,一直没再搭话头过去,如今许夫人盛情相请,她倒有了三分意动:“珠儿是好孩子,虽她那个姨娘……不能委屈了孩子。”

    裴三爷都死了几年了,对苏姨娘的气也消了大半。

    原来看她不顺眼,时时要收一收她那幅轻骨头,可真等到她在自己手底下讨生活,裴三夫人又觉着为难苏姨娘着实没意思。

    马车一路行到城郊的秋霞圃,一众女眷戴帏帽下车。

    裴珠只当阿宝是头回来,与她手挽手,路上就告诉她:“这院子精致,可好好赏玩。”纵不成,只当是出来赏秋的。

    三人刚进院门,便有四位穿一样衣裳的婢女迎上来。

    其中一位道:“许夫人早早就到了,正在晚香阁中等候呢。”

    裴珠抬眉看向阿宝,她可是听阿宝说过,许夫人身边的丫头都样貌普通,这几个丫头不说如何美貌,一看就是伶俐的。

    阿宝冲她一摇头,这几个是秋霞圃引位侍候的女婢,可不是许夫人跟前的。

    晚香阁前架起菊花山子,院中碧水一池,红叶银杏,秋光正好。

    许夫人起身相迎。

    阿宝是第二回见她,上回在佛寺,许夫人穿得极素净。这回出来待客,衣着打扮才更符合她的身份。

    许夫人的目光在裴珠身上一顿,又飞快收了回去。

    双方见面先文安,再落座。

    裴三夫人坐定,笑吟吟道:“在家正想赏菊,便接到夫人的帖子,真是巧了。”

    许夫人养的那两盆绿菊就摆在晚香阁中,裴三夫人啧啧称奇:“这样两盆绿菊可真是难得,许夫人必是花了大心血的罢?”

    “我寻常也爱莳花弄草,倒要向许夫人请教。”

    许夫人认真道:“是花了许多心血,花了心血也未必能养得活,裴夫人若非当真喜爱,不必虚掷功夫。”

    裴三夫人当然不爱种花,这本是句客套话而已。

    “听我家六郎说,令郎读书极用功,今科榜上有名,来年必能蟾宫折桂。”裴三夫人又夸起许夫人的儿子来。

    许知远年纪轻轻已经是举人了,放在哪儿都算少年英才。

    谁知许夫人捧着茶盏啜饮,听完恳切道:“知远确实用功,但以他的天资至多考到进士,再往上,他考不中的。”

    裴三夫人张口结舌。

    连阿宝都瞪圆了眼睛,大人夸孩子,先是夸读书好。若读书不好,那就夸机灵劲。要是实在不机灵,起码能夸一句生得壮实。

    许夫人却连这百试百灵的夸法都能给打回来!

    阿宝原先觉着,这位许夫人极难相处,听她说完这句,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许夫人,根本不会客套话。

    不会听,也不会说。

    长辈们说话,阿宝和裴珠都没插嘴。

    裴珠仔细听着,听到许夫人这句,她差点喷茶。

    实在是花出毕生的忍功,这才堪堪忍住,从袖中抽出帕子拭拭唇角。

    裴三夫人怔在原地,一时找不到话来接。

    她想说句“夫人过谦了”,又怕许夫人再老实回她一句“不曾过谦,知远不行。”的话来,那场面可不就更尴尬。

    幸而秋霞圃的女婢们见多识广告,园中养了一班女乐,一见场子冷下来,婢女便将曲单送上,请她们点曲子点。

    裴三夫人大松口气,她是客,先点一支琴曲,又冲许夫人笑一笑,将曲单子送到她手中。

    许夫人也点了一支,接着是阿宝与裴珠合点一曲。

    古琴清幽,琵琶婉转,洞箫声一起,满室秋情。

    阿宝时不时用余光瞥瞥裴珠,就见裴珠十分自在,听琴曲时不饮茶也不吃点心,不像阿宝她在音律上没什么造诣,听上一段就要喝口茶再尝口菊花酥。

    等奏过了两曲,许夫人这才又道:“我这人不说虚话,也听不得虚话,交际多了难免要听虚言妄语。”

    “上回在大报恩寺中见面,我若有失礼之处,给夫人赔罪。”

    她如此郑重道歉,裴三夫人哪还会有气。

    想想寻常交际的夫人们,可没一人似许夫人这样,她虽……虽怪癖些,倒是可以相交的。

    心里又想到,珠儿若是嫁给这样的人家也不错,最起码婆婆心不藏奸。

    裴珠低下头去,许夫人长相威严,没想到她当着小辈的面,也肯自陈错误,让人生出敬意来。

    许夫人缓缓言道:“裴博士有傲骨,裴夫人才是养出了好儿郎。”

    “什么不得以下犯上,不得以卑告尊,就因如此,世上才少有敢言敢谏的人。”

    她声音四平八稳,一口气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阿宝听见许夫人夸裴观是“好儿郎”,不由自主打直了背,打心底替裴观骄傲。

    裴三夫人也露出笑容来,可这事还没定论,她先笑后又忧愁,忍不住叹息一声。

    打探道:“许夫人的娘家出了几位御史,此事……您可有什么消息?不论喜忧,烦您告诉我,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许夫人顿了顿,她来就是为了此事。

    裴老太爷的为官为人,许夫人在娘家时便多有耳闻,以是在大报恩寺中见面,她并不想与裴家有什么牵扯。

    裴老太爷那人,不提也罢。

    裴观是学问好,但一个人学识不代表人品。

    直到裴观宁肯背负恶名,直言上书弹劾宋祭酒,她这才信裴家三房与裴老太爷不同。这才会请裴三夫人赏花。

    相看裴家女儿,倒不是今日赏花最头等的大事。

    许夫人深吸口气:“裴夫人莫要担忧,朝中也不是无人支持令郎。”

    御史那一批人,确实是支持裴观的。也不是全维护裴观个人,他们是在维护官员上谏的权力。

    “裴博士只要不是信口雌黄,本朝的规矩,不杀上书言事人。”

    裴三夫人听到这句,坐在椅子上冲许夫人微微欠身:“多谢许夫人,给我这枚定心丸。”再多的许夫人也难知道,裴三夫人更不便多问了,可来这一趟起码得到了好消息。

    阿宝把这些记下来,回去要告诉裴六郎,要是宋祭酒当真让门生故旧反劾裴观,总有御史站在裴观这边。

    等到菊宴过后,回到裴府已是傍晚。

    裴三夫人留阿宝和裴珠陪她用饭,她今日已是耗尽了精神,只让厨房送了些牛乳山药粥来。

    阿宝和裴珠一张小桌,裴三夫人歪在榻上,她赏了陈妈妈一碗粥几个小菜:“你也累了一日,下去歇歇罢。”

    只让小满小雪几个在近前侍候着。

    “倒没成想,许夫人是这样的人。”裴三夫人舀了口粥,米粥炖的酥烂,半是粥半是汤,她喝下一口,又看裴珠,“今日先谈了正事,旁的来日方长。”

    这就是有意与许家作亲了。

    阿宝虽输给裴观,心里也只为珠儿高兴,她看看裴珠。就见裴珠耳廓微红,低下头去。

    不管八字有没有一撇,她未来的婆婆和丈夫,总要敬重她娘家的门楣,若是两家不能互敬,那这亲结了也没意思。

    只是,只是今儿初见,许夫人一句话也没问过她。

    连寻常妇人们会问的在家做些什么事,可曾读过书,平日里学没学过管家事……这些一概没问。

    兴许人家当真没瞧上她。

    这个裴三夫人也在心里嘀咕过,除了初见面时许夫人看了珠儿一会儿,后来一句也没问过。

    以珠儿的相貌,不应当啊。

    许夫人坐在回去的车上,车刚驶到门前,身边的丫环便道:“公子在门口迎呢。”

    马车一过巷口,小厮就进门禀报,许知远早早站在门前,接母亲进家门。

    许夫人踩着小杌子,手搭在儿子的胳膊上,迈进大门走在游廊中,许知远问道:“母亲今儿赏花可高兴?”

    他知道母亲是干什么去的,见裴家姑娘那自然是不行的,也知道裴姑娘与裴先生并非一母同胞。

    可裴先生说过家中妹妹们都识诗书,只要这位裴姑娘与她兄长能有几分相似,那就是难得的佳偶。

    许夫人停下脚步,她侧过身,上上下下打量了儿子一番。

    随即摇了摇头。

    许知远愣住,扎在原地想不明白母亲为何摇头?

    许夫人的院子,倒更像座花房,进门就先闻见藤香,屋里留守的老妈妈,一看衣着就是许夫人身边得脸的老妈妈。

    她迎上来问:“那裴家的姑娘,您瞧中没有?”

    许夫人依旧还是那付神色,连语调都没改:“知远不行,他配不上。”

    老妈妈早就习惯了自家夫人的性子,她说配不上,那就是真的配不上,不是自谦之语。

    “当真就那么好?”比不上裴探花郎,可自家少爷也是年纪轻轻的举人,媒婆都快把门坎给踏破了。

    “当真。”许夫人一点头。

    “那裴家的儿媳妇呢?可是贤惠好相处的?”老嬷嬷也听说些裴家六郎娶了马伕女儿的闲话,既有与裴家作亲的意思,总得知道亲家什么样儿。

    许夫人一时无言,她竟被老嬷嬷问住。

    观人观神,寻常女儿家,或如兰如芝,或如蔓如藤。

    譬如裴珠,站在那里,屋中便似有兰香。

    裴家那个儿媳妇,似不在花草之列。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粉_扑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