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 > 第六十九章 子贡的惊世邪说

第六十九章 子贡的惊世邪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圣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完成顶层设计之后善于用人,保证计划能顺利实施。

    拯救祖国这样复杂、严峻的使命到具体执行阶段,需要手腕,非孔子之长,他亲自出马一定搞不定,可是对子贡来说,小菜一碟,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子贡接受使命以后亲自驾驶一辆由两匹千里马拉着的轻便马车,开始了北上南下的行程。千里马去拉车,实在委屈其才。可是让一群有不世之材的圣人去给一位不图进取、只知醉生梦死的国君擦屁股,去挽留一个江河日下、必将覆灭的国家,就不委屈吗?良马圣人,彼此彼此!子贡心有不平,几乎是有意为之。

    第一站是北上,会见肇事者田成子。

    其实这个时候田成子带着齐军已经进入鲁国境内,而且顺利攻下了鲁国讙、阐两地。兵锋直指都城曲阜。幸亏子贡坐的是千里马拉着的马车,风驰电掣,不然祖坟被毁、子孙不保,孔子最担心的事情一定已经发生。

    子贡和齐国大军在半路上相遇,田成子一听说孔子的弟子子贡到了,赶紧下车迎接。田成子早就有窃国之念,羽翼已成,但许多手续要补办,许多障碍要清除,要求着圣人的事情多着呢,得罪不起。圣人是天下人的精神领袖,站在舆论制高点,一旦口诛笔伐,一万年难翻身,连把后代子孙全害进去,不合算。何妨此时的他也急于要找圣人说话,人家亲自上门,岂不正好?

    子贡的来意傻子也知道,当然是劝田成子退兵,田成子人精一个,自然一清二楚。所以他要先发制人,先堵子贡的嘴。

    田成子说道:“先生一定是来责备我齐国以强欺弱、讨伐无罪吧?在下不妨实话实说,这回我齐国出兵伐鲁乃是师出有名。你们的鲁君枉为礼仪之邦的君长,言而无信,竟然赖婚,已经答应把季康子的妹妹季姬嫁给敝国齐君为妻,却一直拖延不决,不肯把新娘送来。后来敝国国君忍受不住如此羞辱,要出兵问罪,你们这才把季姬送来。人送来了,却没有奉上跟身份相符的嫁妆。真正岂有此理?这季姬乃是你们鲁国执政大人季康子的妹妹,尊贵无比。怎么能如此羞辱她,干这种连匹夫村氓都不齿的混账事情来?既然鲁君无情,就休怪敝国无义,在下奉敝国国君之命亲自带人来要这份嫁妆,给我家主母挣回面子。先生是圣人的得意门生,天下大道理都是你们定下的,你说这次敝国出兵是不是师出有名?”

    子贡对这么未来的窃国者很不满,却又不能鄙视,子贡不是书呆子,是个善于变通的人,颇能与时俱进,当今天下礼崩乐坏、政出大夫,君子之道衰,小人之道盛,只有田成子这样的小人才会吃得开,不但老百姓被收买,还得到老天爷的佑护,所以对小人万万鄙视不得。不过他确实没有料到田成子身为齐国执政斯文扫地,如此厚颜无耻,会搬出这样一个出兵的理由来。

    歪理必须用歪理破解,别忘了子贡乃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

    季姬的故事是齐鲁两国王室的丑闻,当年齐哀公还是公子阳生时逃到鲁国避难,季康子把妹妹季姬许配给他为未婚妻,后来公子阳生回国继位,成了齐哀公,按理说,季康子该送季姬早点去齐国完婚,可是事情出了点意外。季姬红杏出墙了!季康子乃是被孔子所不齿、乱了鲁国国政的三桓之后,上梁不正下梁歪,养的妹子不正经原也在情理之中。季姬在齐哀公回国这段时间里红杏出墙,和自己的堂兄季鲂勾搭成奸,偷尝禁果破了身,早就不是黄花闺女。要是送这只破鞋去齐国完婚,被齐人查出来,祸深不可测。堂堂齐国的王后娘娘竟然是台“旧机器”,天下人嗤笑,齐王以后参加诸侯国聚会一定会被其他诸侯讥笑,尊严全无。齐王一旦得知真相,恼羞成怒,不要说季姬性命不保,很可能鲁国跟着遭殃,齐国借此兴风作浪,把你鲁国直接给灭了也是理由充足。你说这季康子哪里还敢把妹妹送到齐国去?季康子还是很为齐哀公的面子考虑的,但愿他能悬崖勒马,及早把季姬给休了。谁知齐哀公走火入魔,非季姬不娶,不惜发兵伐鲁要这双破鞋归齐。季姬无奈,这才硬着头皮把季姬送过去。这季姬辱伤风败俗,遗祸家族、国家,季康子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怎么可能还送像样的嫁妆给她?等于是被驱逐一样,把季姬逐到齐国,让齐人好好去修理她。没想到季康子的所有担忧都是庸人自扰,季姬这台旧机器不容小觑,旧有旧的好处,那就是轻车熟路、床第经验丰富,把丈夫齐哀公侍候得服服帖帖,享受着神仙般的美好时光。齐哀公不但没有杀季姬,还对她大加宠信,言听计从。就这样一个乱伦淫荡的妇人成了齐王的嫡室夫人,母仪齐国,堪称奇观。如此“母仪”,就不怕把齐国的女人都给带坏吗?姜太公吕尚的子孙、齐国吕姓王族的没落也可见一斑。

    鲁国的丑闻就这样演变成齐国的丑闻,鲁人和齐人有身份地位的人都羞于说起这段往事,婆家和夫家都不光彩,有碍个人脸面,有损国家尊严,可偏偏田成子是个下三滥,最喜欢低级趣味的黄段子,把这面黄段子扯起来当自己出兵的旗子。要是孔子听了,一定无地自容,脸上难免青一阵白一阵,或许干脆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转身就走。但子贡不一样,这是一个阅历及其丰富的人,天下什么样的人都见识过,上至天子诸侯,下及隶卒贩夫,当然不会被田成子的厚颜无耻吓退。

    子贡笑着说:“阁下原来是因此出兵伐鲁,理直气壮,可以称得上是正义之师。毕竟鲁国执政季康子有错在先,不懂于归之礼,坏了鲁国礼仪之邦的声誉。”

    田成子一听子贡的话竟然是赞成自己来鲁国抢田夺地,当然是大喜过望,急忙补充说道:“在下兵临宝地,目标明确,就是要找鲁君和季康子的不是,让他们献上给季姬的嫁妆,两三座城池那是必须的。当然兵锋所指,刀枪无情,难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在下已经在大军面前发下重誓,孔圣人是天下良知所在,任何人不得侵扰。要是有人胆敢进入曲阜孔圣人的住宅五百步以内,不管是谁,格杀勿论;有人胆敢在圣人的祖坟五十步以内砍一根柴,不管是谁,必遭刖宫之刑。先生,在下对圣人如此敬重,你应该满意了吧?”

    子贡急忙站起来,对田成子行礼,说道:“阁下如此厚待恩师,在下就代为谢谢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家恩师不想无功受禄,愿意给阁下指一条明路发子发孙,聊作回报。”

    田成子听说圣人要给自己一条明路发子发孙,不就是自己急需的吗?不敢马虎,当即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子贡于是说道:“鲁国小国寡民,城池低矮,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所以阁下次番领兵伐鲁,必胜无疑。但对阁下而言,打胜仗毫无益处,弊大于利,而应该去打败仗,对你来说才是利大于弊,好处多多。所以说,你找错了打仗的对手,你最该找的敌人应该是吴国,现在的吴国兵强马壮,有余皇号这样的超级战船,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你和吴人交战,必败无疑。而这才是你眼下最需要争取的结果。”

    田成子一听这话,一下子从座位上蹦起来,手已经按在腰间的宝剑上,完全是要杀人的架势。你想想一位领兵打仗的将军,做梦都想着克敌制胜,捷报频传,怎么可能一心想着打败仗?你子贡不是明着在耍人吗?我田成子是你能耍的吗?

    田成子一下子态度陡变,恶狠狠盯着子贡说道:“你子贡是孔圣人的得意门生,身份尊贵,一言一行为天下楷模,怎么能心怀叵测、用如此馊主意来害我呢?天下有谁不喜欢打胜仗,偏偏喜欢打败仗的?你这不是在害我吗?”

    子贡对言辞很有研究,善于根据人的心理来增强自己言辞的说服力,这回他用的是“钓语”的技巧,子贡是这门技巧的发明者,后来被战国纵横家大用特用,常有奇效。“钓语”的目的是把听众的情绪激动起来。田成子的表现说明子贡实现了第一目标,田成子已经急不可耐起来。很好。

    田成子已经凶相毕露,连杀人的心思都有了。但子贡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说道:“阁下打着齐君的名义领兵伐鲁,一旦打了胜仗,满载而归,齐君和他手下的大臣们必定趾高气扬、骄横跋扈,争着来想你要求战利品,私心杂念顿起,为了一己私利,马上和你分庭抗礼,你是吃力不讨好。可是你和吴国开仗,一旦前线打了败仗,举国惊恐,人人都有危机意识,私心杂念抛到脑后,必定出钱出力出人,举国之力来支援你,希望你在前线能反败为胜。你的政敌们不由自主会把权力交到你手里。这样你人在前线,却掌握了整个齐国的财力和人力,试问哪个大臣还敢和你分庭抗礼?你虽然在外面吃了败仗,但你在齐国得到了补偿,你成为了齐国的主宰,大权在握,谁还敢和你争锋?”

    子贡的话如石破天惊,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刚刚还气势汹汹的田成子完全傻呆了,子贡的话说得太精准了。田成子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子贡话中的深意。

    但还用思考吗?田成子一定会跟着子贡的思路行事。

    子贡完全看破了田成子这个未来窃国者的狼子野心,代齐而王是田成子毕身追求的梦想,对他来说,天下之事莫大于此。田成子伐鲁,只是率性之作,大国欺负小国,全凭任性,可以肆意妄为,玩游戏一样。如今战争性质变了,不是游戏而是动真格的,稍作变通,可以成为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重要工具。

    当然要舍小求大。

    对田成子这样智商的人来说,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给他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可能和你达成交易。

    子贡确实给田成子指出了一条明路,一条窃取齐王之位的秘密捷径。

    按理说,圣人是不应该指这样的路、帮这样的忙,这是给窃贼提供了很好的行窃路线,宝物必失。要是让齐君的祖先姜太公知道了,一定会从九泉之下蹦出来和你孔圣人拼个你死我活,圣人欺人太甚,太不仗义。但对孔圣人和他的弟子来说,得罪姜太公已经无所谓,救自己的祖国鲁国才是最重要的,除了损人利己,把齐国作为礼物送给田成子以外,还有什么拯救自己祖国的办法呢?圣人实在是被逼着这样做的呀!

    为了自己亲爱的祖国就这么“阴谋诡计”一回吧!只要下不为例。

    田成子稍一沉思,就完全明白圣人给自己指明了一条窃国的捷径,只是圣人来得太晚,齐鲁之战已经打响,大错就要铸成,希望还有力挽狂澜的余地,能及时止损。于是改变脸色、放下身段,向子贡讨教,说道:“在下愚拙,刚才失礼了,还望先生多多原谅。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让我幡然醒悟。可惜先生迟来了几天,在下率领的大军如今在鲁国不在吴国,求胜容易求败难,大错已经铸成,不知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请先生好事做到底,送人送到家,能继续赐教。”

    子贡见田成子着急的样子,知道这笔交易基本不成问题,于是慢条斯理说道:“只要阁下当机立断,下定决心求败不求胜,且肯听从在下的建议,当然有挽回的余地。”

    田成子见子贡有办法,恨不得对他行跪拜大礼。只要能代齐而王,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呀!

    田成子说道:“只要先生肯赐教,田某人自当奉命行事,绝不敢有半分马虎。”

    子贡见田成子说的是真心话,于是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这个计划就是孔子和弟子们商量了一天一夜的成果。

    子贡的计划是让田成子的大军驻扎在鲁国按兵不动,决不能一错再错继续去攻打鲁国都城曲阜。而由他子贡去吴国说动吴王出兵救援鲁国,如此齐国和吴国的大军自然就交上火。到时求败的愿望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

    田成子当即满口答应下来,且对子贡充满了感激之心。子贡一会北上,一会南下、风雨兼程不辞辛劳,救鲁不假,成全他田成子代齐而王才是重头!要是自己真有代齐而王那一天,以后下代子孙给自己建家庙、立宗祠的时候,一定在旁边给子贡建一座配殿,请子贡分享只有王者才有的百牢之祭。

    得将此遗嘱封于铜匮之中。

    当然了,求败也有极高的技巧,一定要败得不动根本,不伤皮肉,或者说只是佯败。要是败得一塌糊涂,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那就是本末颠倒。代齐而王是目的,打败仗是手段,打败仗是为了趁机把齐国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田某人手里。要是小命不保,那就折本折到家,千万别把代齐而王的本钱赔进去。

    田成子是十分狡诈的人,别人的大脑想出的主意靠不住,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可靠的,他不可能完全听信子贡的话。取精华、去糟粕,去对自己有益的奉为圭臬,有害的弃若敝履。甚至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执掌齐国六军大权,和强大的吴国交战,打胜仗也未尝不可。

    顺势而为,看着办吧!

    田成子的险恶用心在子贡面前不会表现出来,甚至十分友好地送给子贡白壁十双,子贡起先没有接受,君子爱财取之,挑起齐国和吴国的战事乃是为了拯救恩师的祖国鲁国,帮助田成子代齐而王只是副产品。后来田成子好说歹说,几乎跪下来恳求,子贡才改变主意,收下了一半礼物。子贡是个善于应变之人,不会固执己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财是自己和千里马跑出来的,收了也属正常,传到恩师耳朵里不至于骂自己是爱财如命的小人。于是带着馈礼,告别田成子,驾着千里马,又千里赴吴,去搬弄他的三寸不烂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