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拜师历险记 > 第104章 奇人活土地 {一}

第104章 奇人活土地 {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眼看时间已近午时,守田和岳红准备返回旅店里去。但就在这时,山坡下的农田里,突然传来一个妇人凄惨的救命声,他们俩觉得情况不对,急忙向山坡下的农田里跑去。

    守田远远看到,坡下的谷子地里,一个穿着干净男孩儿躺在田埂上,只见他脸色发青,不知什么原因已经昏迷。一个束手无策的中年妇人,正在男孩儿的身边嚎啕大哭,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救命。见守田和岳红赶了过来,妇人哭着说道,今日早晨,她十岁的儿子大宝,到村里的私塾学堂里去读书,而自己在村外的农田里干活。午前大宝放学后,就到农田里来找她。谁知孩子一不小心,被田埂上的毒蛇把腿咬伤了。听到儿子的呼喊,她急忙跑了过来,然而大宝这时已经昏迷。

    看到男孩有生命危险,守田对中年妇人道,我是一个过路住店的郎中,想给孩子看看病情。见妇人点头,岳红把男孩扶起。随后,守田给男孩检查了伤口,看到孩子的左小腿已经肿起,伤口周围的皮肤已开始发黑,他心道不好!

    由于手头没什么救急的器具,为了防止毒液向上扩散,守田只好用岳红的手帕,扎在了男孩大腿的上部。接着,他开始挤压男孩伤口周围的皮肤,准备把孩子腿上的毒液挤出去。然而反复操作了几次,虽说被咬的伤口流出了一些黑色的液体,但伤口周围的颜色并没有变化。

    见情况紧急,守田直接用嘴去吸吮男孩腿上的伤口,然后把吸出的毒液吐掉。反复吸了十几口后,看孩子伤口周围的皮肤已开始发红,他才停止了吸吮。为了解救男孩,他跑到附近的田地里,去寻找能解蛇毒的草药半枝莲。

    说来这男孩命不该绝。守田先跑到水塘边去漱口,结果在附近就发现了草药半枝莲。情急之下,他把洗净的药材在嘴里嚼碎,然后给孩子涂到了伤口上。由于救治及时,功夫不大,男孩已经醒了过来。接着,他和岳红又帮着中年妇人,把男孩送回了家。

    在中年妇人的家里,守田嘱咐她道:“大嫂不要害怕,您的的孩子已转危为安。从孩子的伤口来看,他很可能是被当地的蝮蛇咬伤。我刚才虽然用了个偏方来救急,但为了给孩子彻底驱除蛇毒,我已经给大嫂开了个疏风清热,祛瘀利湿的药方。”

    “在这个方子里,以五灵脂、威灵仙为主药,所以叫二灵汤。用水煎服后,有祛风活血、利尿解毒之功效,对蝮蛇咬伤的病人,解毒效果很好。”

    守田还告诉大嫂,我们二人是路过此地,在村边的小店里住宿。既然大嫂的孩子已无危险,大嫂应该赶快去抓药。

    中年妇人这时才安下心来。但是对两位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她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见二人要走,她急道:“你们小夫妻俩,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这位兄弟为了救我儿子的命,用嘴直接去吸毒,还用草药给儿子进行了急救。再说,今日在慌乱中,大嫂连小夫妻俩的姓名也没有问清楚,这怎么能说得过去。”

    守田和岳红听中年妇人称他们为小夫妻,把两人闹了个大红脸。守田急忙解释道:“大嫂,你弄错了,我们俩不是夫妻,她是我的小师妹。”岳红听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但这一切,都被中年妇人看在了眼里。

    见此情形,中年妇人急忙赔礼道:“大嫂看你们俩刚才配合的非常默契,很有夫妻相,没想到大嫂弄错了,失礼失礼。”

    中年妇人这时才想起了与守田和岳红相互通报姓名。她说道:“大嫂名叫刘桂花,年纪还不满三旬,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十岁的儿子。孩子他爹今日出门去办事,谁曾想还不到午时,家里就出了大事情。若不是遇到好心的陈郎中出手相救,孩子的性命就危险了。”

    守田则说道:“大嫂不要客气。孩子的病情虽说已经好转,但仍需服用几剂草药来解毒。既然大哥不在家,而村里的人们又忙着做饭,大嫂如果信得过我们,不如我们兄妹俩给您照看着孩子,大嫂赶快到镇里去抓药。”

    大嫂听了非常感动,她说道:“孩子他爹晚间才能回来,今日多亏了你们兄妹俩的帮助,大嫂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大嫂刘桂花走后,守田在屋里观察着小男孩的病情,而岳红则忙着做饭。过了约半个多时辰,刘桂花拿着三付草药回来了。接着,岳红又帮着大嫂,给孩子去煎草药。

    吃饭的时候,守田见大嫂和岳红的神色异常,就想问问她们是怎么一回事,但觉的此时问话不合时宜,便没有开口。不料饭后,大嫂刘桂花却先说话了:“陈郎中、岳红姑娘,你们兄妹俩虽然是过路之人,但今日却救了我的儿子。大嫂去镇上抓药,你们俩不仅帮我照看着孩子,而且还帮着大嫂做饭煎药。你们的大恩大德,大嫂无以回报。”

    “大嫂上午曾说过,你们俩有夫妻相,陈郎中当时还有点不好意思。刚才岳红姑娘帮大嫂煎药的时候,已对我说了你们俩的事情。你们兄妹俩是我的恩人,你们的事情大嫂一定要帮忙。孩子现在睡着了,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大嫂现在就带你们去见个高人,让他给你们算上一卦。看看你俩是否有姻缘,也算大嫂我做了一件好事情。”

    守田听了,不满地看了岳红一眼道:“大嫂,我对算卦的事情从不感兴趣。”

    大嫂笑着说道:“陈郎中不愿意算卦,大嫂也不勉强你。但大嫂把算卦人的经历告诉你后,陈郎中再做定夺。”

    守田听了也笑道:“莫非此地真有世外高人?”

    大嫂道:“陈郎中听我细细道来。我们靠水山庄往东走一里多路,那儿有一个小山坡。在那个坡上,树木成荫常年泉水流淌,而这个山坡上,多年来却住着一个失明的老头。”

    “陈郎中也许会问,这个地方这么好,为什么庄里的人们不去那儿居住?其原因就是那儿的山坡太陡,而两边的地势太窄。虽说坡上有水有树,但住不了几户人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庄子里到那个山坡前,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水沟。这条沟虽然连着外村,但是去老头呆的的坡上却很不方便。”

    “这个地方虽说偏僻,没有人家陪伴。但失明的老头却认为那儿很好,他在那个坡上已经住了好多年。从人们与他的闲聊中,只知道老头姓梁,今年五旬出头。据他自己讲,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后来害了眼疾,父母无钱给他医治,所以导致了双目失明。”

    “他七八岁以后,便从老家出来沿村讨饭。二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到了靠水山庄,后来就住在村外的山坡上。庄里的几个村民看他可伶,便帮他在那儿搭了一个窝棚,从此梁老头就在那儿安了家。老头有个习惯,没事的时候,就爱在窝棚里静坐。由于粱老头常年穿一身破旧的黑袍子,人们见了他,都说他活脱脱地像一个土地爷。时间长了,人们把他的姓都忘了,见了面都叫他活土地,而老头也就把这个绰号认了下来。”

    “梁老头年轻的时候,每日从窝棚里出发,趟过山坡下的水沟去乞讨。由于他常年走这条水沟,所以对水沟的地形非常熟悉。而每年夏秋的雨季时,山坡下的沟里就会涨水,沟里的水一时半会儿流不完,梁老头就会站在水沟边上,把有急事的人,背过河沟这边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大多都会给他点钱,钱的多少由当事人自定,而他从来也没有什么怨言。说起来也奇怪,梁老头背人过水沟,从来也没有闪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