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拜师历险记 > 第136章 回到了太谷城

第136章 回到了太谷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得知淑云姑娘还活着的消息,陈守田高兴的无以伦比。第二天一大早,他和岳红就出发了,还不到中午,两人已到达了太谷城的南城外。

    守田这时道:“小妹,我们俩本应该先回陈家村去拜见爹娘。但是,在我出门拜师前,大哥已经在太谷城里开了个杂货店。这两年多来,大哥除了经营店铺,还需照顾家中的爹娘。店里家里的事情,全凭他一个人打理。因不知大哥现在的情况,我打算进城后,先去看看大哥。”岳红听了点头赞同。

    接下来,两人牵着马进了太谷城。然而守田一进城就发现,自己离开太谷城才两年多,但城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说自己熟悉的南城门,这儿除了进出的马车增加了不少,还新开张了不少旅店和酒馆。在城门口的不远处,路两边全是卖面食、卖小吃的摊贩,此时正是午餐时间,摊主的叫卖声起伏不断。

    守田看到,在南城门的一片空地上,一些耍把式的男女艺人,趁着午间城门口人多,正卖力地做着各种表演,一个老汉则牵着猴子转圈,大声吆喝着请人们赏钱,而旁边的一个小吃摊上,几个小乞丐正眼巴巴地盯着小摊上的面饼。

    这时,几个卖食品卖水果的小贩,看到守田和岳红牵着马步行,他们立即围了上来,一群人拥挤着,问询他们俩要不要买些东西。守田见状,急忙帮岳红牵着马,让她从小贩人群里挤了出来。谁知他们俩刚走不远,只听得一声哨响,五六个小乞丐又围了过来,他们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站在了守田和岳红的面前。中间两个胆大的,还拉着他俩的衣角,不停地喊着,大哥哥大姐姐,给点钱吧,给点钱吧。

    岳红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就在她无计可施的时候,忽听得有人在大声叫骂。原来是一个小乞丐,趁乱偷拿了地摊小贩的一个面饼。就在人们愣神的功夫,岳红急忙从腰中摸出几个铜钱,塞给了领头的一个小乞丐。趁他们几个互相争夺铜板的时候,两人这才摆脱了这群小乞丐的纠缠。

    岳红被城门口的场面弄懵了,她边走边说道:“太谷城里虽然繁华,但城门口也太乱了。”见岳红满脸的烦躁神色,守田和岳红急忙上马骑行,工夫不大,两人已来到了钟楼附近的商业街。

    但是,当他们俩路过钱府的“兴客隆”店铺时,守田却感到了异样。钱老爷家高大的商业楼,两年多虽没有变化,大楼的亭台柱子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楹联还在。但大楼前的青石路上,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店铺门前稀疏的客流与楹联上的内容,显得很不协调。钱家店铺凋零的景象,让守田感到纳闷,昔日车水马龙的人群,现在怎么不见了?

    守田和大哥过去在城里曾摆过地摊,商业街上飞檐斗拱的民宅,街上一排排繁华的店铺,他都非常的熟悉。过去,即使被人来人往的商客们拥挤着,他也觉得很兴奋。这次返回太谷城,他本想着带着岳红,好好看看这儿的街景,但钱府店铺的状况,让他大失所望。

    岳红见守田脸色深沉,便问他是否有些不舒服?守田摇摇头道:“我离开太谷城才两年多,没想到城里的变化这么大。想想几年前的情景,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走过了繁华的商业区,两人又下马而行。然而在很远的地方,守田就看到了大哥的杂货店。他发现,城东这条老旧的街道虽没有变化,但大哥的店铺门脸,却比前两年扩大了许多。现在小店的屋顶上,赫然挂着一个黑底金字的招牌,上边“陈守望杂货店”几个大字特别显眼。刚才进城时,守田还在担心着大哥的业务,但看到了大哥的店铺和招牌,他心中的疑虑已经消散。

    大哥杂货店的门口,这时挤满了顾客,人们正在挑选着门前摆放的锅碗瓢盆。而大哥陈守望与一个中年人,此时正在讨价还价。

    “这位小掌柜,你这砂锅瓷盆怎么卖?”

    “大叔,本店的砂锅六文一个,瓷盆需十文铜钱。”

    “大叔想买一个砂锅,两个瓷盆。小掌柜,你能不能便宜点?”

    “大叔,你到周围的店铺打听一下,我这儿已经是最低的价钱了。”

    “小掌柜,大叔是诚心买货,你就便宜点卖吧。”

    “大叔,看在今天已是中午,您辛苦进城也不容易,我就给您便宜三文钱。一个砂锅,二个瓷盆,一共二十三文钱。”

    中年人摸了摸怀中的口袋道:“小掌柜,我只有二十文钱,欠你三文钱怎么样?我经常进城,每次都能看到小掌柜在这儿卖货。你可能不知道,钱老爷茶楼里的花桃姑娘,就是和我一个村的。花桃姑娘说过,小掌柜店里的货物应有尽有,连钱府的厨房里,都用你们的砂锅瓷器。”

    守望听了道:“这位大叔,谢谢您的夸奖。说到此我也认了,您也不用欠账。如果您能加两文钱,我们就成交。”

    中年人听罢,在怀中摸了摸,又拿出了一个铜板。

    守望见状道:“大叔,砂锅瓷器您拿走,我们成交。”而一些路人,看到大叔买的砂锅瓷盆便宜,许多人也过来问询土产杂货的价格。

    再说守田和岳红,一直在不远处看着大哥做生意。这时,杂货店里又走出两位老人,原来他们俩见店门口顾客多,便出来帮着守望卖货。而守田看到这两位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爹娘时,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爹娘,便冲了过去。

    突然见到了自己的儿子,苗氏高兴的老泪横流,老爹陈春林也哽咽无语。而大哥守望看到了守田,也顾不上卖货了,跑过来说道:“二弟出门拜师,已经快三年了,全家人每日都在惦记着你。前两年富成大哥回来告诉我,说你在金陵城学医一切都好,但后来就没有了他的消息。这两年,爹娘对你日想夜盼,经常睡不着觉。这下好了,二弟终于回来了,我们全家又团聚了。”

    守田问大哥:“爹娘怎么也在城里?”守望道:“自你跟着富成大哥走了以后,咱家的买卖不长时间就火了。当年秋天,大哥就扩大了杂货店的门脸。大哥看爹娘一天天老了,家中无人照料,便回村与爹娘商量,把老家的几亩地租赁了出去,让二老进城来帮助我照料店铺。爹娘同意大哥的想法,当年秋后就进了城。后来,大哥为了扩大业务,准备找几个帮工,就在附近租了个小院,现在和爹娘住在一起。”守田听了连连道:“大哥,这几年让你吃苦受累了。”

    兄弟俩在一旁说话,而苗氏却偷偷地看着牵马的岳红姑娘。她拉拉守田的胳膊,小声问这姑娘是谁?守田忙对娘解释道:“刚才只顾着说话,却忘了给爹娘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小师妹岳红姑娘。”苗氏听了,却对着岳红开心地笑了笑。

    接下来,苗氏吩咐陈春林和守望,先将守田和岳红的行囊送到租住的小院,然后再把两匹马,寄放到附近的“庆元客栈”里,等父子俩回来后,全家人一起去吃午饭。

    等陈春林和守望走后,苗氏对守田道:“你大哥租了这个小院,一来,是为了扩大店里的业务,准备找几个帮工。二来,是为了你回来后,也好有个住处。另外,你大哥去年已订下了一门亲事。今年腊月十八,你大哥就要娶媳妇了。你和岳红姑娘回来的正是时候,到了今年腊月,我们全家人好好热闹一番。”

    守田听了也为大哥感到高兴,他问娘:“未过门的嫂子是哪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