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 第156章 大唐:突厥人要来了

第156章 大唐:突厥人要来了

作者:回忆的独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若是无事退朝。”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随着一旁李二身边内官的一声退朝,李二起身离开,群臣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此地,魏征则是前去亲自处理陛下交代的事情。

    本来大家在之前都是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所以每个人什么官职大家都心知肚明,众人上前也跟魏征闲聊了起来。

    “恭喜魏大人,贺喜魏大人。

    魏大人如今又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将人飞黄腾达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哈哈哈哈,在下能够官复原职只是因为陛下的仁义。

    从今日起我魏征为了大唐,为了陛下也要肝脑涂地。”

    “到时候魏大人若是飞黄腾达,可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呀。”

    众人跟着魏征有说有笑,仿佛已经将他之前的身份忘之脑后,再说了大家继续同朝为官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心知肚明。

    “哈哈哈哈,我们一起效忠陛下,为我大唐为我大唐的百姓。”

    “那是那是。”

    除了一些人上前与魏征闲聊了起来,也有一部分秦王的心腹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陛下还是心太好了,若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李建成的身上,估计他们这群秦王府的心腹一定是死路一条的节奏。”

    “好了,好了,你就少说两句吧。”

    这要是让其他人听到了,对陛下的影响也不好。

    嘿嘿嘿。

    “程将军,程将军,你们先稍等片刻,陛下让你们几人去御书房有要事商议。”

    ?????

    程咬金连忙捂住了嘴巴,不会吧自己只是吐槽了几句而已,难不成还要陛下听到了?

    陛下恕罪,我老程也只是随意的吐槽两句罢了,瞎说八道的。

    “好了,不要瞎说八道了陛下找我们估计有重要的事情。”

    御书房内,李二安排的人手全部齐聚此地,除了秦王府之前的那些老人之外,也包括一些中立派以及太子府上的那些人,也就是今日全部俯首称臣效忠陛下的。

    看到陛下安排的这些人手,尤其是今日太子府上重新效忠的,此刻只感觉心中暖洋洋一片,看来陛下是真心实意将他们全部纳为了心腹。

    来到这里的人,在之前可都是秦王的心腹。

    看来他们的心中担心是多余的,陛下并没有区别对待的意思。

    “诸位朕今日叫你们前来皆是因为那突厥人一事。

    我们的人传来消息,这突厥人已经派遣使臣南下,最多1~2日的时间就能够抵达到我长安城。

    想必此次突厥人来我长安城到底所谓何事,我们都很清楚。”

    这突厥人狼子野心,在我大唐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便南下数次侵犯更是与我大唐签订了不公平的各种条约,让我大唐每年都要进献给突厥人大批的钱粮。

    主要是朕猜的不错,此次他突厥人南下,很有可能是要与我大唐商议的便是进贡一事。

    其实说起这件事情他李二也很是无奈。

    毕竟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整个天下纷争四起,与此同时大唐也起兵造反。

    当时大唐的开局并不是特别好,也并非是所有人想象的那么完美,周围敌人环绕,针对这种情况只能被迫和突厥人签订盟约,以此来稳定突厥人才能安心的攻打四方。

    虽然名义上大唐和突厥人是盟友是朋友,但是事实所有人也都非常的清楚,是他们大唐向突厥人俯首称臣,每年都要贡献大量的钱粮,以维持盟友的关系。

    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没办法即使大唐不想臣服也不得不选择臣服,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

    史书记载,大汉时期汉武帝北上征战匈奴,将匈奴人打的是抱头鼠窜,这前提可是集结了两三代人的努力,而自己这边所付出的代价是10室9空。

    相对于汉朝人家有祖上留下来的丰厚家底儿,在未来李世民能够征战突厥人获得大胜,更多的取决于天时地利。

    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雪让北方的突厥人损伤至少达到了70%以上,这场暴雪非人力能够抗拒,让他们的有生力量都灰飞烟灭。

    所以大唐的军队才能趁此机会北上消灭突厥,打的他们俯首称臣。

    对于他李二来说自己一直以来可是一个特别高傲的人,即便如此哪怕是抓了突厥的可汗,李二都是以礼相待,更是给突厥的可汗爵位。

    这若是换做其他的部族,早就将他们的可汗直接斩杀,但是到了最后都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种种的迹象表明,当时突厥的实力还很强,即便损伤了70%以上,若是和他们撕破脸皮双方再开战的话,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只是今日听到陛下说的这番话,让众人的心中泛起了一丝丝疑惑。

    难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和他们突厥人彻底开战的意思?

    可是陛下按照我大唐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他们突厥人彻底开战,还请陛下三思。

    有大臣站出来进行劝阻。

    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若是开战的话开弓可没有回头箭,双方大打出手,到那个时候真的就兵戎相见了。

    “陛下,我们怕他们做什么,要战就战要打就打。

    这突厥人我们早就看他们不爽了,在之前来到我大唐耀武扬威的样子,若不是当时陛下还是秦王,我们怕给陛下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当时就直接狠狠的教训一下那群突厥人。

    打断了突厥人的狗腿宰了他们的狗头,让他们知道来到我大唐,你得给我老老实实的趴着。”

    “是啊陛下,我大唐和突厥人肯定会有一战。

    既然如此就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我就不相信他们突厥人实力就真的这么强。

    我们集结整个大唐的兵力,少说得有百万之众,在多多的征兵至少能集结200万的兵力。

    而他突厥人兵力满打满算最多50万人,50万对战我200万大军,按照我们的将士4个人打一个人,一个小小的突厥还打不过了?”

    “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这突厥人虽然和我大唐肯定会有一战。

    但是不能是现在,现在我大唐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其他的几个将军说的也对我大唐确实如果进行战争动员,别说是200万的兵力就算是300万 400万的兵力也都能够招募起来。

    但是诸位你们不要忘记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这三四百万的兵力招募起来确实很简单。

    粮草呢该如何解决,没有粮草难道让我们的将士喝西北风吗?

    武器盔甲呢又该如何解决,总不能这些东西都让将士自己解决吧?

    而且这征调起来简单,这战斗完之后人员处理安排又是一大笔的开销,在没有强大的钱粮物资支撑下,我们根本就不能和突厥人开战。

    所以说陛下,想要开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目前并不是时候。

    等待我们这边准备好了之后,再和他们突厥人开战也来得及。”

    按照目前的情况突厥人并没有与我大唐争战,反倒是我大唐主动挑起战争和突厥人大战一场,如果胜利也就罢了,如果失败就意味着要失去百姓的民心。

    若是失去百姓的民心,都无需突厥人恐怕我们天下就会大乱。

    还请陛下收回命令,不要和突厥人贸然开战,等到我们大唐做好战争的准备再和他们突厥人一战生死。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坐在上方的李二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诸位你们这是在长突厥人的气势灭我们自己的威风罢了。

    放心好了朕自有定夺,先不说与他们开战的事情了,他们不是已经派遣使臣要来我长安城吗?

    先看一看他们的使臣来到我长安城会耍什么阴谋诡计。

    好了,你们都先回去好好的准备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

    驾驾驾。

    与此同时一队人马火速南下,这一行人便是突厥使臣。

    他们抵达到了大唐的边关,火速的往长安城的方向出发。

    “哎呀,真是可恶,你们说说这群唐人偏偏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这鸟语花香环境舒适。

    反观我们突厥人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

    要我说可汗安排我们南下简直就是多此一举,不如要我们直接派大军南下前来征战唐人。

    到那个时候一举将唐人全部消灭我们可以入主中原。

    到那个时候可汗既是中原的皇帝,又是我们草原的可汗,而我们突厥人便可以占据着中原,奴役这群中原人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想想这种感觉多么美妙?

    除了他们的土地之外,还有他们中原人的女子。

    那中原人的女子皮肤摸起来软软的绵绵的,还自带着一股清香,也不知道他们这群人为什么这么小,想一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感觉可比他们突厥人的女子要好的太多。”

    跟着过来的一个亲王一边骑着马一边发起了牢骚,等到这一次到了长安城之后,将这个事情安排好了之后的第1件事,就是要去他们长安的青楼好好的潇洒潇洒乐呵乐呵。

    想想这种感觉,光是叫人在脑子中想一想就十分的美妙。

    “好了,别在那发牢骚了,别忘了我们这一次南下的目的。

    等到一切的事情都抵达到了长安城再说。”

    “知道了大哥。”

    驾驾驾。

    ......

    大明。

    就在所有的封王,正陆陆续续往各自的地盘赶回去的时候,不到一天的时间国都城那边再次传来消息,要求自己火速赶往国都城。

    ?????

    听到这些消息让众人有些懵,他们并不明白国都城那边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前一段时间,国都城那边传来消息,说皇后娘娘去世的事情让所有的封王必须得火速赶往国都城。

    结果就在他们赶往国都城的路上不到一天的时间,国都城那边又派人传来消息,皇后娘娘起死回生了,要求他们各自回到各自的封地。

    其实这个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无所谓,虽然他们也并不清楚这皇后娘娘本来已经死了是怎么又起死回生了?

    也并没有人会想这是不是陛下的什么阴谋诡计,毕竟在众人眼中当今圣上也应该不会拿皇后这种事情说事儿吧?

    不过期间倒是也有人怀疑,这皇后到底是生还是死?

    虽然说皇后娘娘并非是他们这群人的亲生母亲,不过面对这个事情,不乏也让人产生了一丝好奇。

    只是思考了许久,也并没有想到这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只得在心中摇了摇头,这些事情跟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没必要去瞎打听,免得招致一些不必要的祸端。

    驾驾驾,燕京,燕王府。

    “你们要干什么要干什么?”

    “干什么,来人传陛下的指令,立刻扣押燕王回京,听候陛下的发落。

    若是燕王胆敢反抗,可就地格杀勿论。”

    ????

    听到传令的将士说的这番话,燕王朱棣整个人的眼睛瞪大,一副满是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一切。

    什么情况,此次前来传达消息的国都城将士,见到了自己之后竟然说出了这些话,要把自己押送到国都城,而且若是胆敢反抗还是要格杀勿论的那种。

    这让人听着有一些懵逼,若不是他们的穿着以及拿着的令牌,自己都怀疑这一切是听错了。

    “诸位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燕王殿下一直在燕京恪尽职守,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忤逆的事情。

    这陛下为何好端端的会下达这个命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燕王妃,这件事情我们就不知道了。

    我们也只是听从陛下的命令来做事。”

    “道理我们都懂都懂。”

    叫来领头的侍卫,在衣服里塞了一点钱,这一路也非常的辛苦这些钱就是为了让兄弟们能够沿途买点酒水喝,同时在沿途也一定要照顾好燕王。

    “燕王妃这个您放心好了,燕王殿下我们在这一路上一定会好好照顾的。”

    将钱收下放到了自己的腰间。

    “我们也是听曹公公传来的消息,这是陛下下的命令,不但有燕王殿下还有好多封王都被陛下召到了王宫。

    不过据曹公公说,当时陛下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整个人的脸色十分的不好。

    燕王妃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