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相 > 第十八章 大漠城

第十八章 大漠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闻依强压下心中的悲愤,此时应该做的是努力修行,以待未来向东方无月复仇。而这一切,如今总算有了眉目……

    雍文帝的一生经历尽在脑海之中,那方虚幻世界也曾有过修行。雍文帝毕生的修行经验让闻依获益匪浅,所修行的功法也是包罗万象。

    闻依在其中细细挑选尝试,也不知为何,能够使用的也就一卷《帝王真经》。名字虽然霸气,不过却是凡修功法。

    这卷功法也不知在当世是何品级。闻依想了想,按照《帝王真经》的威能来看,就算同相修的功法相比在华清宗内门也可算上品之列,绝对是凡修之中顶尖的功法,不过,这帝王真经的霸道却要在通灵境之后才能渐渐体现出来……

    《帝王真经》有身法篇,剑法篇,以及行气篇三篇,其中身法和剑法闻依早已烂熟于心,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构建灵气运行路线。

    闻依用《灵蝶纳气法》将灵气引入体内,依着《帝王真经》的行气路线引导,灵气运行九个周天之后,总算确立了《帝王真经》的根基。

    这一切水到渠成……毕竟脑海之中有雍文帝的修行经历历在目。

    《帝王真经》所重无非凝神养气,以灵气养皇者之剑,行帝王之威。

    在草屋之中取出当日紫阳城中购买的青锋宝剑,睹物思人之余,闻依的身形一闪,风驰电掣,往草屋旁的一颗大树一刺。

    剑身还未触及,在大树三寸的距离稳稳了停下来。剑势却从大树透体而过,大树凭空断裂……

    砰!

    一声巨响。

    闻依闭眼恍然未闻,显然已经沉侵在这一剑的剑意之中,直到醒来之后看见倒塌的大树,却面色如常,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闻依再次起剑,身形飘转之间威风凛凛,剑光流转只见给人一种庄肃之感。直到一轮剑毕,闻依收起青峰宝剑,回到了草屋之中,开始修行吐纳。

    修行虽然枯燥,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闻依不敢稍稍怠慢。

    第二日,闻依洗漱之后,收好行囊,腰跨青锋,看着这待了十数日的草屋,决然转身离去。

    闻依边走边望向白石山后山,也不知那无相……是否已经离开。

    ……

    走出沙洲村,是一片无垠的大漠。阵阵狂风席卷,一处沙丘刚刚堆起,不多时又被另一处沙丘所覆盖,周而复始……

    当大漠城的城墙出现在闻依眼前之时,那是一种不同于紫阳城的浩大,沙石所成的城墙在一轮孤日的照耀下,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西风正烈,一片风沙向闻依席卷而来,他足尖一动,下一刻已经出现在了大漠城城门之前。

    那守门的将士似乎习以为常,平淡地看了他一眼,就示意闻依入城。

    也是云州北漠民心尚武尤烈,这守门的将士一年到头来所见的游侠修士不知凡几,闻依这样的身手在大漠城称得上乘,却也达不到顶尖。

    闻依走进大漠城,城中的景象与城外的大漠毫无疑问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街道两旁是无数青砖红瓦的商铺,只是过往的行人多是携刀带剑,神色之中自有一股北漠独有的气质。真可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闻依昔日在华清宗曾在肖凝书房中读过许多典籍,虽从未行走天下,却自有一番想法。他先是往城中一处客栈而去,放好行囊又往市集去采办了一些日常用品。至此,从华清宗带出来的银两几乎用尽。

    当初白左之口中的圣门,在四域十三州其实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称呼——天道门。

    天道门从何时立派无人所知,闻依也是从典籍之中才知道这个门派的存在。据说在遥远的七国时代,这个门派就活跃在六国之中,数次为秦国竖起大敌,让秦国数百年风雨飘摇,几乎倾覆。及孝公治秦,重用商君,才使秦国捣转乾坤,将这天道门赶出了秦国的势力范围。从此秦国从咸州而出,席卷天下。以至后来有人认为,秦得天下一统,就有这天道门步步紧逼的一份功劳。

    之后赢划分四域十三州,废除国号,立道宫以治天下,这天道门就销声匿迹。直到千年前五方使者横空出世,打出了天道门的旗号,引得道宫倾绞,才广为世人所知。

    东方无月夺舍苏颖,想来多半会回到天道门,闻依孤身一人,想要找东方无月报仇,若无势力支持,只能是痴人说梦。

    故而闻依思索良久,总算决定加入天底下最大的势力——道宫。

    此时六翼莹蝶振动之事已告一段落,闻依决定接下来要参加道宫的小考,从而步步为营,获得大漠城城属道宫一年唯一一个的推荐名额,从而踏入北冥道宫,从而借势为苏颖复仇。

    至于为什么不跟着肖凝去北冥道宫……闻依心中也不清楚,只是心中每每想起那轩辕拓向苏颖举剑的瞬间,就有一股莫名的恨意。

    道宫小考,是道宫每年四次的考试。应考者都在二十岁以下,所测内容尽在道宫这些年整理出的三千道藏之中,其中又以当代道尊钦点的十六经典,二十四书,五十四论为主。

    闻依从市集采办了笔墨纸砚,等到回到客栈之时已经是下午时分。

    在房间之中将宣纸铺平,闻依信手写下几行《摘春集》的诗句,然后眉头紧锁。道宫的策论和地球上截然不同,既讲究言之有物,又以书法见其人之性情。

    闻依经历了雍文帝的一生,几笔写来,只见字体遒劲有力,内蕴深藏,已得书法上乘之道。只是那策论所讲究的言之有物,当初在华清宗那些少年便在此道颇耗苦功,而闻依因无所顾忌,今世看书对这天下事向来浅尝辙止,只求博知而不甚解,又哪有许多精妙绝伦的想法。

    想着这些舞文弄墨的书生事,闻依眉头深皱,过了好一会才舒展开来,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卷,细细读了起来。

    书海浩瀚无涯,若不肯为之去下苦功,望书而生畏,又哪里能够读出个什么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