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春秋大领主 > 第581章:不讲武德的年轻人

第581章:不讲武德的年轻人

作者:荣誉与忠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可是战胜霸主国啊!

    哪怕仅仅是一场小胜,对于一个中等国家或小型国家也是天大的事情,能够增强国民自尊心不说,提高国民自豪感肯定也是必然。

    子耳很快放弃了那种想法。

    晋国如果陷入整体衰弱,他们当然不应该放过那样的机会。

    关键在于晋国非但没有衰弱的迹象,几年间先后干挺了两个一流强国,招惹这么一个霸主完全是夜里挑灯笼到厕所——找屎啊!

    “我军阵前乃是晋新军佐。”皇耳很是跃跃欲试。

    晋国的新军佐不就是赵武嘛!

    赵武很年轻就成为晋国的“卿”了,好几年也没听说干成了什么事业,前一段时间还差点被撸下卿位。

    各个诸侯国已经摸清楚了晋国的套路,但凡在卿位坐不稳的晋“卿”一般都不咋地,不是缺乏军事技能,便是家族内部不稳。

    现在人们的观念很直接,不管是没有军事技能,还是无法管理家族,认定这样的人哪怕获得高位也难以有什么作为。

    更通透一点的讲,干啥啥不成的人偏偏坐在高位,分明就是个等着别人去拿的经验包啊!

    “赵氏数代有德,必将萌荫赵武,我不可轻率而为。”子耳很委婉地拒绝了。

    神经病嘛。

    打赢赵武这个弱鸡对郑国根本没用,还可能招惹上吕武、士匄和中行吴。

    换作魏琦或士匄还有点拼一把的价值,比如展现出郑国还是有拉拢必要的。

    为什么打赵武会招惹上吕武、士匄和中行吴?因为赵氏与阴氏、范氏和荀氏都是姻亲呗。

    同等实力之下,姻亲什么的很虚。

    弱者敢去挑衅强者,姻亲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

    真的不要太现实。随手能捏死的事,敢招惹很可能真的就被顺手捏死了。这个就是为什么某些人知道某个弱者有靠山会处处忍让的原因,怕的不是那个弱者本人,是弱者身后的靠山。

    皇耳不懂子耳的顾虑,强调道:“我三‘军’,赵武不过一‘军’有余。且我听闻赵武麾下来自晋公族。”

    四万打一万五,为什么不打?

    晋国公族是个什么战斗力,他们之前已经试探出来,完全有的打!

    子耳干脆就不理皇耳了,内心还一阵阵的鄙视。

    果然呀,出身低就是没见识,并且考虑事情不够全面。

    那是只跟赵武较量的事吗?要权衡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没那身板装什么逼,嫌挨的毒打不够咯!

    子耳赞同子驷的想法,同样认为郑国不能继续那么左右摇摆下去,楚国和晋国之间必须选一个牢牢抱住大腿。

    没有认定要抱住哪一根大腿之前,郑国不能彻底惹毛晋国或是楚国,应该做的是适当展现自己的价值,千万别瞎抢戏份。

    皇耳并不知道郑国一帮公族(高层)的想法,喋喋不休一再请求出战。

    楚军那边的前阵已经彻底乱了起来,能看到其余的楚军正在有序地向后退。

    看到那一幕的皇耳更加想要出战,说道:“楚军败矣?如我按兵不动,事后必遭楚国令尹责难!”

    子耳一想也对啊。

    楚军打不过晋军,郑军这边没有任何动静,事后子囊是很有可能将战败责任推卸在郑国身上的。

    有楚人过来,来的还是一名封君,找到子耳就是一顿臭骂,威胁子耳要是再不有所行动,楚国或许对晋国无法怎么样,教训郑国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个楚国的封君是熊氏芈姓,还真有资格逮住郑国的司空子耳一顿骂。

    子耳被骂得非常不爽。

    明明是楚军自己没用,关郑军这边屁事。

    楚军打不过晋军,跑过将气撒在郑国司空子耳头上,算是欺软怕硬不?

    子耳无奈之下看向皇耳,说道:“你驱本部出战。”

    用的是“驱”,说明子耳根本不相信皇耳带一个“军”能有什么作为。

    皇耳应命,大声呼唤家臣,很快带着本部出营了。

    一直列阵没动静的赵氏军队这边,赵武很期盼能够跟郑军将“静坐战”保持下去,光是眼瞪眼也就足够,没必要非得拼个你死我活。

    郑军那边出现了战鼓声,也能看到辕门大开,战车部队先涌出来,随后就是徒步的士兵。

    齐温说道:“主,郑出兵一‘军’。”

    赵武当然看到了,深呼吸一口气,说道:“皇耳,何人也?”

    现在的诸侯国还有不少,晋国关注的也就那么几个。

    郑国比较出名的是公族的一些高官,其余异姓难以得势也就不被注意。

    没人能答上赵武的话。

    齐温说道:“下军将酣战正烈,我不可使侧翼有失。”

    “正当如此!”赵武很明白,心里却是感觉有些虚。

    近几年郑国越来越令人看不懂,国内一再搞“乌龟壳”不提,每每出战都带着一种狠劲。

    上一次新军跟郑军约了一架,打出了一比一的战损,暴露新军战斗力堪忧的事实。

    什么!?

    战损达到一比一就说新军战斗力不行???

    这个是建立在晋国其余军团能用很少的损失打出漂亮战绩之上,侧面证明新军是比中军、上军和下军战斗力低下。

    拿中军为例,几次跟郑军的较量,哪一次的战损比低于一比五了?

    赵武心里虚,表现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他下令部队直接推进,达到一定的距离让鼓手敲响冲锋的信号,看着有晋国“卿”该有的霸气。

    在另一边。

    看着打得很不错的下军,中行吴却很清楚己方部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楚军的数量着实太多了,两个“彻”约三万人被打垮,混战下来却消耗了晋军有效战斗人员太多的体力,后面还有更多的楚军脱离出去在严阵以待。

    中行吴找到解朔,说道:“我军‘后劲’不足,难以再行推进。”

    发狠不是没有代价,最为精锐的“徒”被消耗了一波,战车部队冲进去能够回来的不足三百,箭矢的消耗量也着实是太大了一些。

    战事的发展没有如中行吴期盼中迫使楚军撤离战场,接下来就该想一想怎么见好就收了。

    解朔问道:“我将如何?”

    中行吴说道:“可使敌败兵得退,我‘军’列阵恐吓楚令尹。”

    退那肯定是不能转身就跑,会暴露出下军难以为继的事实,哪怕已经不行了,还要摆出一副凶恶的模样,有之前的凶狠打底子,或许能吓得楚国令尹子囊不敢接战。

    解朔完全无话可说。

    这一次中行吴拿荀氏和中行氏的部队出来消耗,解氏的部队不是没参战,问题是解氏参战部队的位置很占便宜。

    既然中行吴已经拼过命?解朔哪敢拉胯呢!

    所以是,之前解氏占了多大的便宜,轮到要撤退时就必须承担断后会产生的风险。

    中行吴听到侧面传来的动静扭头看去,看到的是赵氏的部队对出营正在列阵的郑军发起了冲锋。

    这里是赵武不讲武德了。

    按照春秋规则,应该是等敌军列好了阵型再开打,哪有趁敌军在摆阵就发起攻击的呢?

    赵武也是下令冲锋才意识到这一点,知道无论输赢自己少不了受到非议。

    下军这边自己的事情一大堆,甚至可以说到了很危险的时刻,中行吴会关注赵武那边的发展,更多的精力则是放在下军身上。

    渐渐地,子囊看出晋军有意让己方的败兵进行脱离,不是那么确定晋军是不是又要驱赶己方败兵冲击本阵,还是晋军要见好就收。

    “王上七日后便可抵达?”子囊问了一句。

    这么一句话已经能够洞悉子囊的心态。他今天受到的惊吓不小,有些失去方寸的同时,抱定主意采取最为妥当的选项,也就是没有把握战胜晋国的下军和新军,想着等己方主力到了再跟晋君一举分胜负。

    子囊又问道:“可有晋元戎消息?”

    他们本来在攻打宋国的“商丘”,中间得知晋君姬周跑去齐国地界跟吴国搞会盟,猜测晋君姬周会来卫国的“朝歌”才临时改变的军事行动。

    如果这一次楚国能将晋君姬周“剃光头”的话?不但是狠狠地羞辱晋君姬周一次,还将致使晋国公族近一步衰弱,诱发晋国爆发内乱。

    子囊看着暂时停下交战的战场,晋国下军看上去依然阵型严谨,想道:“不对吧?晋国下军看着状态不错,怎么不继续冲锋?”

    有封君提醒子囊,说是郑国出营的军队被晋国新军冲垮了。

    本来犹豫要不要逼上去的子囊看向郑军那边,看到郑军崩溃倒卷营寨,忍下了刚刚泛起的诱惑。

    皇耳正在破口大骂,心里极度生气给不管不顾,逆着败兵的潮流,单车直逼赵武所在的位置。

    一路之上,晋军看得出皇耳身份不简单,小兵兵下意识避让,贵族考虑自己的身份不够格没上去尝试俘虏,真给皇耳逼近到赵武身前二十米之内。

    赵武早就发现有郑国单车逼上来,心里盼着己方的谁谁谁能将之拦下。

    结果?特么什么情况啊!

    一个个好像眼睛瞎了那样,给逼近到二十米了???

    赵武能看到对方满脸怒气,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心想:“我是冲上去,还是赶紧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