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度韶华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奏折(一)

第二百五十九章 奏折(一)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瑾王四郎当然极好。

    出身王氏一族,亲爹是王丞相。容貌清俊,气质斯文,天资聪颖,诗才出众。而且,谦逊温和,没有一丝骄气。

    论年龄,王瑾今年十五岁,比宝华公主小了一岁,也算相配。

    太子也乐见王四郎做自己的姐夫。今日特意提一句,是想提醒宝华公主不要错失好姻缘。奈何宝华公主如蚌壳一般不肯张口,他也就没再多言。

    宝华公主心事重重地回了自己的寝宫。

    姜莞华姜月华和范嘉宁笑盈盈地迎上前来。她们三个都是公主伴读,平日也都住在宝华公主的寝宫里。几个年龄相若身份尊贵的少女朝夕相伴,情谊自然深厚。

    范嘉宁察觉到宝华公主的低落,关切地说道:“公主今日心情似乎不太好。”

    宝华公主定定心神,轻声道:“父皇龙体不见好转,我颇为忧心。”

    女儿忧心父亲病症,这个理由很合理。

    范嘉宁也就没再追问,顺着宝华公主的话音安慰道:“皇上是真龙天子,自有上苍庇护,太医院里有这么多医术精湛的太医,一定能将皇上的病症治好。”

    姜莞华姜月华也连连附和。

    其实,真龙天子就是个说辞。天子也一样是血肉之躯,生老病死样样躲不过。

    宝华公主长长叹了一口气。

    “对了,南阳郡主真的要献新粮种给朝廷么?”范嘉宁好奇地问询。

    宝华公主嗯了一声:“王丞相认定了南阳郡主是在扯谎。世间怎么会有亩产量十几石的粮食?不但驳回了奏折,还叱责南阳郡主一番。”

    “南阳郡主既然上了奏折,可见是种出了新粮。”范嘉宁低声道:“便是产量没有十几石,肯定也比寻常粮食产量高。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王丞相为何要驳回奏折横加叱责?这岂不是让南阳郡上下寒心?”

    连心思单纯的范嘉宁都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

    宝华公主默然片刻,才道:“具体内情,我也不清楚。”

    范嘉宁还待再问,姜莞华咳嗽一声,笑着扯开话题:“前几日我得了一幅书法大家的珍品,范妹妹最喜书法,不如去瞧瞧。”

    姜月华故意笑嗔:“就只许范妹妹瞧,不让我去么?”

    们都在宫中长大,和郑太后格外亲厚,不愿说郑太后的是非。

    范嘉宁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过来:“一起去。”

    宝华公主打起精神,一同去欣赏书法。

    ……

    太子进了书房。书房里四个少年,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起身迎了过来。

    “殿下,皇上龙体如何?”

    “今日有没有好转?”

    眼前几个少年,都是陪伴太子一起长大的伴读兼好友。如今随着他一同上朝,也是他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太子没有隐瞒,叹了一声道:“父皇龙体依旧虚弱。没有好转的迹象。我得尽快熟悉朝政,为父皇分忧。”

    有些话,当着郑宸和王瑾的面,却是不能说的。譬如父皇嘱咐他孝敬却不必听太后的话,让他提防且要重用王丞相。

    王瑾温声安慰太子一番。

    郑宸看年轻俊朗的太子殿下一眼,心中哂然。

    太康帝对外戚郑家的戒心,更胜王丞相。或者说,太康帝对郑太后的孝心,远不及对皇权的在意。

    毕竟,王丞相是大梁丞相,本来就该辅佐太子打理朝政。权臣再如何也是臣。

    郑太后却是大梁太后,后宫干政是大忌,又牵扯到郑家这个外戚。太康帝焉能不忌惮?

    不过,再如何忌惮,太康帝也只有不到半年的寿命。

    再过两年,年轻的太子殿下也会猝死。

    坐上龙椅的,将是那个笨笨呆呆的无知孩童,那个一生下来就反应迟缓的二皇子姜颢。

    到那时,后宫中位分最高辈分最长的郑太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郑家,也会是最大的赢家。

    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昭和殿那边送了奏折来。”李博元张口打破沉默:“殿下现在要不要批奏折?”

    太子目光落在那一摞厚厚的奏折上,忽然觉得头痛。

    这是从如山的奏折里挑出的最重要的一些送来,约莫占了每日奏折的两成。饶是如此,也足以让年少的太子殿下忙得灰头土脸了。

    大梁地域辽阔,四十州三百郡一千余县。各地情形不同,政务繁杂。别说批阅奏折,能看懂奏折里写什么,都不是容易的事。

    “拿来吧!”太子殿下深呼吸一口气。

    李博元应一声,仗着身高力大,伸手抱住一摞奏折送到书桌上。

    太子殿下坐在书桌前,凝神看了起来。几位伴读都陪在一旁。太子看完奏折,便顺手递给一旁的王瑾。

    王瑾细细看了一遍,再给郑宸。

    郑宸心里又是一声冷笑。

    以前,靠太子最近的位置是他的。眼下,太康帝重用王丞相,太子对王丞相言听计从。王瑾也跟着水涨船高。

    至于李博元,不乐意也看不懂奏折,麻溜地去研墨。

    最年少的高凉王世子,一看奏折就连连打呵欠。眼睛骨碌碌转了一圈,去寻了几盘糕点来,又亲自去沏壶茶,殷勤地送到太子殿下面前:“堂兄饿了吧渴了吧!吃些糕点喝些茶,歇一歇再看奏折。”

    太子哑然失笑,果然放下奏折,又吃又喝歇了一柱香时辰。

    此时此刻,书房里的少年们有说有笑气氛容洽。除了郑宸,无人知晓未来的数年里,他们之间会成为彼此的敌人对手,不死不休。

    两个时辰后。

    太子打开一份奏折,目光一掠,忽然拧起眉头,面色不太好看。

    郑宸不动声色地瞥一眼过来。

    太子将奏折合上,对伴读们说道:“我要去一趟昭和殿,你们不必跟随,各自出宫回去歇一晚。”

    四个少年一起应下。

    伴读们一走,太子便迅疾起身,攥着那份奏折去了昭和殿。

    此时正是傍晚,太康帝精力不济,从午后便入睡。

    太子只得耐心等待。好在没等太久,太康帝便醒来了:“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奏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