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七章 M2型战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到柯内舍夫的介绍,马上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性能,龙云认为眼前这架浅黄色战机的空战推重比也许会达到一点三,这可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除此之外,对平行世界里头一次亲见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他也感觉眼前一亮,哪怕只是装在项目验证机上,至少说明al-31f-m2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可用性。
对维克托的问题,柯内舍夫的回答可谓胸有成竹:
“是的,与飞控的整合已经初步完成,模拟测试也做了,接下来就是相关飞行科目的实测,顺便还需要摸索、优化控制率。”
大概介绍过了“深度改进”型su-27的设计,挺自信的两手抱在胸前,谢尔盖*柯内舍夫踌躇满志的看向蓄势待发的验证机,对自己负责的这一桩改进计划,显然设计师的自我评价相当不错;接下来,从随身带来的牛皮包里找出一叠打印材料,他对眼前的王牌中将展示了改进型su-27的整体状态参数。
“雷泽诺夫同志,请您看一下项目的原始设计书,”
虽然负责的是军工项目,在前来考察的维克托面前也没什么保密的必要,柯内舍夫向旁边始终一言不发的米哈伊尔*西蒙诺夫看了看,就翻开手上的材料,把对应的部分表格展示到龙云眼前:
“由于整体尺寸有一定缩减,即使经过了机体强化,改进型su-27的使用空重降低也很明显,安装al-31f-m2发动机时大概会在十五点六吨。
另外。改进型号的机内燃油容量会略有增加。虽然比不上m型的一万一千五百公斤。但是超过一万公斤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空战推重比,达到一点三五左右应该没有问题,机体的敏捷性也大有提高;至于更详细的飞行特性,目前还没包线图,但其实是可以抱有比较乐观的期待,您觉得呢?”
大概说了这两句,就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深度改进”su-27的能力。抬手抓一抓乱发的谢尔盖*柯内舍夫两眼放光,他歪头看了几眼自己的得意作品,似乎是在斟酌接下来的评语,然后才慢悠悠的开口:
“至于项目型号,之前的‘改进型t-10s’有点别扭,既然已经进行到了验证机阶段,我的个人意见是,不妨将其命名为su-27m2。”
“啊,我说谢尔盖,怎么。你还是觉得命名为su-35不妥吗?”
之前见到维克托在和柯内舍夫沟通,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安那托利*西蒙诺夫终于拍一拍手加入进来。这位淡出了设计局一线工作、专司项目协调与公关的矍铄老人,似乎对柯内舍夫的执着劲头有一点无可奈何,“这算是一种什么情怀啊,之前的su-30就是如此,反正咱们的战机都是一个模样,哈哈!还担心别人认不出来?”
“可是,西蒙诺夫前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围绕su-27进行改进,这方面似乎没必要增加新的型号编制。”
“恩,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反过来说,谢尔盖你这么希望投产新型号,那我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大战当前,为一线部队提供新型号战机,启用‘su-35s/p’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关乎飞行员们的心理,你想到了吗?哈哈。”
说完了几句挪揄,没再继续和自己的部下讨论su-27m2的改进工作,西蒙诺夫两手插在外套口袋里,笑着向中将同志点一点头,就自顾自的踱步走开、找该厂区的负责人去安排接下来的午间活动。
而站在原地的谢尔盖*柯内舍夫,这时候却还沉浸在介绍大改款战机的兴奋劲头里,他一边指引龙云继续参观,一边还在滔滔不绝:
“啊,雷泽诺夫同志,编号什么的其实都是小事。
关于su-27m2,如果n011与r-77的配合没有问题,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讲,这种深度改进型号虽然不能与美国人的yf-22匹敌,但胜过战场上出现的其他敌机,都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关于这方面,我们的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同志也持相同意见,将军同志,您认识那位技术高超的小伙子么?
呃——当然在您面前,‘技术高超’这个词肯定不能滥用,那么我换一个角度说,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资料,美国人大量装备的f-15c、或者f-15e,电子系统上的优势仍然存在,然而如果考虑一对一的实力比较,su-27m2的飞行性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推重比都已经不再居于劣势,除了最大平飞速度有所下降外,其余的……”
洋洋洒洒的介绍了一大篇,论述还是基于苏霍伊设计局对“项目t-10s”死对头——f-15战机的综合分析,在灯光明亮的机库里侃侃而谈,柯内舍夫很快就说服了眼前的航空兵中将。
当然这种说服,其实只是设计师的一种个人感觉,来自现实世界的龙云对“鹰”的综合性能十分清楚,他粗略翻看一下手上的技术资料就可以确信,经过了深度改进的su-27m2,哪怕外观看上去和标准型su-27s并无多少区别,却已经可以称为一款全新的战机,性能也终于实现了当年“t-10s”工程项目的预定目标,即“为了回击美帝的空中威胁,新一代战机的性能必须全面压制f-15”。
“全面压制f-15”,这一回荡在苏联军事委员会委员、航空工业部官员和各设计局负责人耳旁的响亮口号,也说明了红色帝国天空的捍卫者们曾经是如何艰难。
对庞大苏维埃联盟的一线飞行员来说,在f-15的阴影下活动了逾十年时间之后,su-27才横空出世,然而倘若抛开一切主观因素评价,很多方面受限的su-27综合性能却并未取得相对于f-15的明显优势——除去内油航程完全占优,在决定战机综合作战能力的诸多要素中,su-27的飞行性能与f-15不相上下,然而电子系统却落后甚多,如果不是因为f-15配套的aim-7m、aim-9l武器系统逊色于r-27r/t、r-73组合,可想而知,两者的对抗交换比仍然会对苏霍伊不利。
这一切比较与考量,在两个世界里都和su-27系列战机打过交道,龙云当然心知肚明。
然而今天上午,听到谢尔盖*柯内舍夫的一席话,深度改进后的su-27m2已经具备了优于“鹰”的综合战力,这一方面固然让他欣喜,另一方面却也不无遗憾的想到,在当前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看一看iapo、也许还有knaapo的生产安排,就知道m2型的前途会如何渺茫,这款纸面性能优异的大改款su-27恐怕要没有机会量产,也就不会在世界大战的天空之中翱翔了。
关于这一点,他不失时机的向设计师提出,对此柯内舍夫报以一阵吐槽:
“可不是么,将军同志!这一点可真是让人心情不佳。
以我对局势的观察,这场世界范围的战争是不会很快结束,美国人,他们一旦要开战可没那么容易制服;那么情况明摆着,m型的性能改进并不显著,n011算是最大的收获,然而要说综合性能压倒f-15,我认为这还并不足够。
所以我一直主张,尽快完成m2型战机的测试项目,”说到这儿,柯内舍夫指了指稍远处的02号su-27m2原型机,“结构受力方面的项目现在都已经完成,为此耗费了一架原型机,进度也接近了量产程度;可是我一提量产,西蒙诺夫前辈就表示反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协调iapo、做好su-27和su-24战机的大规模生产调度。
怎么说呢,身为一名设计人员,我对此还是感觉有些遗憾,您怎么看?”
“您是说,不支持量产m2型的事?”
作为一名穿越者,对眼下经历的战争结局十分关注,龙云本来还很希望眼前的su-27m2能尽快投产,毕竟在战争的压力之下,红色帝国固然在抓紧时间更新武器装备,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不可能闲着;现在听到柯内舍夫这样讲,他挺疑惑的扬了扬眉毛,然后才很谨慎的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呃,我对航空工业的了解很少,但是想一想的话,会不会是因为转产‘深度改进’过的su-27m2,会影响到航空工业联合体的生产计划?”
“影响肯定是有一些,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不尽早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又如何提供性能更优的战机?
看公开媒体的报道,既然我们现在占据一定的战场优势,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利用这一机会来完成m2型的项目后期工作,通过验收,然后就进入批量生产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听到柯内舍夫的介绍,马上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性能,龙云认为眼前这架浅黄色战机的空战推重比也许会达到一点三,这可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除此之外,对平行世界里头一次亲见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他也感觉眼前一亮,哪怕只是装在项目验证机上,至少说明al-31f-m2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可用性。
对维克托的问题,柯内舍夫的回答可谓胸有成竹:
“是的,与飞控的整合已经初步完成,模拟测试也做了,接下来就是相关飞行科目的实测,顺便还需要摸索、优化控制率。”
大概介绍过了“深度改进”型su-27的设计,挺自信的两手抱在胸前,谢尔盖*柯内舍夫踌躇满志的看向蓄势待发的验证机,对自己负责的这一桩改进计划,显然设计师的自我评价相当不错;接下来,从随身带来的牛皮包里找出一叠打印材料,他对眼前的王牌中将展示了改进型su-27的整体状态参数。
“雷泽诺夫同志,请您看一下项目的原始设计书,”
虽然负责的是军工项目,在前来考察的维克托面前也没什么保密的必要,柯内舍夫向旁边始终一言不发的米哈伊尔*西蒙诺夫看了看,就翻开手上的材料,把对应的部分表格展示到龙云眼前:
“由于整体尺寸有一定缩减,即使经过了机体强化,改进型su-27的使用空重降低也很明显,安装al-31f-m2发动机时大概会在十五点六吨。
另外。改进型号的机内燃油容量会略有增加。虽然比不上m型的一万一千五百公斤。但是超过一万公斤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空战推重比,达到一点三五左右应该没有问题,机体的敏捷性也大有提高;至于更详细的飞行特性,目前还没包线图,但其实是可以抱有比较乐观的期待,您觉得呢?”
大概说了这两句,就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深度改进”su-27的能力。抬手抓一抓乱发的谢尔盖*柯内舍夫两眼放光,他歪头看了几眼自己的得意作品,似乎是在斟酌接下来的评语,然后才慢悠悠的开口:
“至于项目型号,之前的‘改进型t-10s’有点别扭,既然已经进行到了验证机阶段,我的个人意见是,不妨将其命名为su-27m2。”
“啊,我说谢尔盖,怎么。你还是觉得命名为su-35不妥吗?”
之前见到维克托在和柯内舍夫沟通,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安那托利*西蒙诺夫终于拍一拍手加入进来。这位淡出了设计局一线工作、专司项目协调与公关的矍铄老人,似乎对柯内舍夫的执着劲头有一点无可奈何,“这算是一种什么情怀啊,之前的su-30就是如此,反正咱们的战机都是一个模样,哈哈!还担心别人认不出来?”
“可是,西蒙诺夫前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围绕su-27进行改进,这方面似乎没必要增加新的型号编制。”
“恩,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反过来说,谢尔盖你这么希望投产新型号,那我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大战当前,为一线部队提供新型号战机,启用‘su-35s/p’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关乎飞行员们的心理,你想到了吗?哈哈。”
说完了几句挪揄,没再继续和自己的部下讨论su-27m2的改进工作,西蒙诺夫两手插在外套口袋里,笑着向中将同志点一点头,就自顾自的踱步走开、找该厂区的负责人去安排接下来的午间活动。
而站在原地的谢尔盖*柯内舍夫,这时候却还沉浸在介绍大改款战机的兴奋劲头里,他一边指引龙云继续参观,一边还在滔滔不绝:
“啊,雷泽诺夫同志,编号什么的其实都是小事。
关于su-27m2,如果n011与r-77的配合没有问题,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讲,这种深度改进型号虽然不能与美国人的yf-22匹敌,但胜过战场上出现的其他敌机,都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关于这方面,我们的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同志也持相同意见,将军同志,您认识那位技术高超的小伙子么?
呃——当然在您面前,‘技术高超’这个词肯定不能滥用,那么我换一个角度说,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资料,美国人大量装备的f-15c、或者f-15e,电子系统上的优势仍然存在,然而如果考虑一对一的实力比较,su-27m2的飞行性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推重比都已经不再居于劣势,除了最大平飞速度有所下降外,其余的……”
洋洋洒洒的介绍了一大篇,论述还是基于苏霍伊设计局对“项目t-10s”死对头——f-15战机的综合分析,在灯光明亮的机库里侃侃而谈,柯内舍夫很快就说服了眼前的航空兵中将。
当然这种说服,其实只是设计师的一种个人感觉,来自现实世界的龙云对“鹰”的综合性能十分清楚,他粗略翻看一下手上的技术资料就可以确信,经过了深度改进的su-27m2,哪怕外观看上去和标准型su-27s并无多少区别,却已经可以称为一款全新的战机,性能也终于实现了当年“t-10s”工程项目的预定目标,即“为了回击美帝的空中威胁,新一代战机的性能必须全面压制f-15”。
“全面压制f-15”,这一回荡在苏联军事委员会委员、航空工业部官员和各设计局负责人耳旁的响亮口号,也说明了红色帝国天空的捍卫者们曾经是如何艰难。
对庞大苏维埃联盟的一线飞行员来说,在f-15的阴影下活动了逾十年时间之后,su-27才横空出世,然而倘若抛开一切主观因素评价,很多方面受限的su-27综合性能却并未取得相对于f-15的明显优势——除去内油航程完全占优,在决定战机综合作战能力的诸多要素中,su-27的飞行性能与f-15不相上下,然而电子系统却落后甚多,如果不是因为f-15配套的aim-7m、aim-9l武器系统逊色于r-27r/t、r-73组合,可想而知,两者的对抗交换比仍然会对苏霍伊不利。
这一切比较与考量,在两个世界里都和su-27系列战机打过交道,龙云当然心知肚明。
然而今天上午,听到谢尔盖*柯内舍夫的一席话,深度改进后的su-27m2已经具备了优于“鹰”的综合战力,这一方面固然让他欣喜,另一方面却也不无遗憾的想到,在当前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看一看iapo、也许还有knaapo的生产安排,就知道m2型的前途会如何渺茫,这款纸面性能优异的大改款su-27恐怕要没有机会量产,也就不会在世界大战的天空之中翱翔了。
关于这一点,他不失时机的向设计师提出,对此柯内舍夫报以一阵吐槽:
“可不是么,将军同志!这一点可真是让人心情不佳。
以我对局势的观察,这场世界范围的战争是不会很快结束,美国人,他们一旦要开战可没那么容易制服;那么情况明摆着,m型的性能改进并不显著,n011算是最大的收获,然而要说综合性能压倒f-15,我认为这还并不足够。
所以我一直主张,尽快完成m2型战机的测试项目,”说到这儿,柯内舍夫指了指稍远处的02号su-27m2原型机,“结构受力方面的项目现在都已经完成,为此耗费了一架原型机,进度也接近了量产程度;可是我一提量产,西蒙诺夫前辈就表示反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协调iapo、做好su-27和su-24战机的大规模生产调度。
怎么说呢,身为一名设计人员,我对此还是感觉有些遗憾,您怎么看?”
“您是说,不支持量产m2型的事?”
作为一名穿越者,对眼下经历的战争结局十分关注,龙云本来还很希望眼前的su-27m2能尽快投产,毕竟在战争的压力之下,红色帝国固然在抓紧时间更新武器装备,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不可能闲着;现在听到柯内舍夫这样讲,他挺疑惑的扬了扬眉毛,然后才很谨慎的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呃,我对航空工业的了解很少,但是想一想的话,会不会是因为转产‘深度改进’过的su-27m2,会影响到航空工业联合体的生产计划?”
“影响肯定是有一些,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不尽早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又如何提供性能更优的战机?
看公开媒体的报道,既然我们现在占据一定的战场优势,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利用这一机会来完成m2型的项目后期工作,通过验收,然后就进入批量生产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