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掀宋 > 第52章 踏上奸臣之路

第52章 踏上奸臣之路

作者:云行千里不留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73章 踏上奸臣之路

    赵挺之的回来,一时间让大宋朝廷里一直被压迫的一个群体忽然间有了发声的机会。这些寒士不同于世家大族,他们背后的利益不像皇亲国戚那般盘根错节,彼此利益交错,根本难以撼动。

    这使得他们反而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可以为百姓发声。

    这其中牵扯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精英阶层统治,而这个精英阶层主要指世家大族。

    早在秦朝灭亡,先秦贵族在历史上集体消亡。随后刘季建立了汉朝天下,草根做皇帝,自然懂得民生疾苦,所以无为而治,庶民相安无事。

    后来因为土地兼并,地主豪强越来越多,贫者越贫,汉朝崩溃。而汉朝末年,三国鼎立,当时曹魏和蜀汉政权奠基者吸取了历史教训,认为朝代崩溃的根源都在于世家大族的过于强大,于是他们都想要确立以小地主为代表的政权。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曹魏还是蜀汉都失败了。

    最终仍旧是世家大族的天下,等到了唐朝,那就更加不必说了。李世民自个儿都忙着给李家确认世家大族的身份,武则天更是编撰《氏族志》。

    到了宋朝,历经了唐末诸侯割据之乱,地方势力四分五裂。因为战争的原因,一些世家大族开始渐渐走向没落。

    所以在宋朝,出现了一帮以寒门世家自称的群体,这就是从汉唐延续下来,但是实力不比新兴的世家大族强的世家。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什么立场,就说什么话。

    寒门世家占据把控统治阶级话语权,百姓自然会受益。

    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乃至于柴门子弟涌入朝中,涌入县府衙门,这些人开始得到权力,自然会踏踏实实做事。

    其实只要老老实实按上面吩咐的做事,说收两成税就收两成税,该修路修路,该修水道修水道,没有什么地方是治理不好的,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富裕的。

    这些久久无处施展才华的寒士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他们老实本分,丁是丁卯是卯,一个菠萝一个坑的做事。都是受过苦的人,知道做穷人多难,上面的不为难下面的,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起来了。

    于是大宋朝廷就出现了一些类似“回光返照”的迹象。朝廷上下相安无事,井然有序,谁也不提什么变法的事情。

    这种两派之间的默契和平衡,直接造就了大宋朝廷进入一种奇怪的‘休养生息’的状态。

    有时候,朝廷不多事就是对百姓最大的恩赐了。

    所以在继元元年下半年时,朝廷没有发布什么乱七八糟的政令,国家也没有什么内忧外患,一切都平平静静,国中上下相安无事。赵似还未减免赋税,可是低下的百姓却已经觉得这样的日子很闲适。

    赵似觉得这就是治理天下应该有的状态,万事万物本来就有它自己应该有的状态,不应该强迫它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去发展,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样的治理正是道家推崇的无为而治。

    因为这些事情发生在赵挺之上任之后,于是大家都称呼赵挺之为贤相。

    这种赞誉对赵挺之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耀,不管是从昔年求仕的理想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他都会朝着秉承为生民立命的方针处理朝政。

    当然这种寒门世家的突然崛起以及赵挺之的把持朝政,注定了不能长久。因为无论是换谁上来做宰执,只要是和既得利益者作对,都会遭到激烈的反抗。

    真正的土匪流氓搜刮了百姓的钱财,把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财富据为己有,逼迫原来的良民不得已上山落草为寇,随后他们反过来给他们安上个盗贼的名号。

    是以早有人言曰,“窃国者侯,窃钩者诛。”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他们本就是土匪流氓,和他们讲不得道理,更别说劝他们放弃不要拿白花花的银子。

    而这里面,最让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身居上层阶级的人,他们不是纯纯坏透了的混蛋。你很难想象,他们其实压根什么都没有做,可是底下的人就是把源源不断的财富推送到他们手上。

    你以为皇亲国戚、世家大族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可是人家根本一开始没想着搜刮百姓的财富,甚至于见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有的人坚持布施周济,一布施就是几十年。

    你以为上层社会的人歧视底层,但是有很多人清醒的认识到,愚昧无知、贫穷落后这些在底层民众身上的特点在他们看来没什么可耻的。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遭受的一切并不是他们自己能决定的。

    这样就会显得治理国家本身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因为财富的流动根本不是大家以为的那样,底层的贫穷不是被当朝统治者有意搜刮利用,而权贵阶层的奢侈生活也不过是一种资源的自然输送。

    当然也有人丧心病狂,以百姓为畜生;也有奸商为了自己的利益,置生命于不顾。

    这种现实就使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显得有些首鼠两端。

    一边要自己坐在万人之上的位置,享受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边却口口声声说着,我要为百姓服务,我要为庶民做事,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

    如果不了解这些最基本的状况,即便步入官场,也不过是个追名逐利的苍蝇。

    赵明诚在读了《德道经》后感慨良多,他开始明白,道为何物,也知道了一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怎么样的,为官就要和光同尘,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玄之又玄,受益无穷。

    在赵明诚前前后后读了《道德经》十几遍后,叶子也从绿色变成了红色、黄色。

    深秋时节,霜厚露浓,繁星伴月,夜凉如水。

    汴京还是那个繁华的汴京,十里繁华,一寸不少。

    前不久是中秋时节,汴京自然闹灯。整个汴京前前后后所有的城门都大开着,坊市相连接,各处街道、巷子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猜字谜、街头卖艺、说唱的、赌骰子的直接把桌子搬出来,小贩的行当一个挨着一个,不是卖玉器瓦罐、就是卖字画典籍、勾栏瓦肆里更是灯火彻夜通明。

    当然也有在最热闹的地方角落处,有人背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别字,如‘卖身葬父’这种。

    世界就是如此参差不齐,正因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和人,所以才称之为世界。

    繁华的大宋汴京城是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科技和文明均领先当时世界的城市,只有极少数人在这里过着纸醉金迷、温暖富足的日子。

    赵明诚便是这其中之一。

    他走在大街上,碰巧遇到一些官员,见了他无不是出来作揖,客套寒暄几句。

    他们纷纷夸赞赵明诚好手段,这么快就让一向只搜刮油水的工部运作起来,如今的工部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

    事情起源于上个月,南院里吴敏之等人研制蒸汽机最近又陷入了瓶颈,轮轴不能承载高温,要么被融化,要么没转几下自己开裂了。

    于是赵明诚直接请示上官均,又从工部调派人手过去帮忙。

    意外的是,作为一个部门的二把手长官,他这样的举动却引起了整个工部上下的注意。

    本来工部的重心都集中在文思院上。赵明诚这么一出,弄得整个工部上下都一门心思都去搞发明创造了。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要是真的重视技术、看重机器,下面的人为了溜须拍马、升官得好处,那自然是赴汤蹈火也要满足上面的需求。

    赵明诚的心思,那是天下皆知。

    他认为要把精力放在机器发明上,借助机器减轻人力的负担。用发明技术来减轻庶民的负担,这样做也算是为百姓着想。

    原本世人都对他的这种想法嗤之以鼻,认为是小孩子过家家才会有的想法,没人理会他。

    如今不同,他做了工部侍郎,可以上朝面见皇帝。

    就算他说的是错的,整个工部也愿意把他的话奉为圭臬,照办不误。

    于是乎整个工部上下忽地打了鸡血似的,中间的官吏为了升迁,不住地催下面的工匠。为了满足上级和自己的利益需求,即便上面不安排,他们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真正有技艺、有才能的人,随后将他们引入工部。

    没过几天,冶炼厂的火炉开始昼夜不息的烧起来了,原先靠着托关系进来根本不会做事吃空饷的开始扮演起了管事的角色,他们变成了新雇佣的工匠的上司。

    每日还是什么事都不做,但是拿着从上面分下来的那些微薄的利润,他们每天都催着、赶着、逼着新来的手艺人没日没夜给他们赶工,催着他们发明、做新品。

    他们生来有特长,说假话永远都不会脸红。一边压迫催赶工匠,一边喊着要为老百姓做事,夸奖工匠们是为万民谋福祉的人。

    工部里忽地热闹起来,其余五部的人听说了,都以之为美谈,纷纷夸赞赵明诚不愧是官家赵似钦点的工部侍郎。

    是以赵明诚什么都没有做,却自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他游走在大街上,实际上人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他这种有为青年于大宋的发展路径——那就是,做个奸臣。

    要做奸臣,首先就是得逢迎皇帝的心意;其次是让所有人都逢迎自己的心意。

    -----------------

    十月中旬的一天,汴京东门忽地挂起来回避的告示,城门附近半个时辰内不许有人随意靠近。

    这种回避清道,都是为了迎接大人物的到来。

    一顶宝蓝色的轿子早早就候在了城门前,等到时辰到了,一队行伍踏着泥尘冲入了汴京东门。

    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西北的尘土,章援回来了。

    他满眼疲惫,双目乌青。

    边关要务繁忙,他一直没有空闲回来为他父亲吊丧。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朝中局势安稳,辽国和西夏都不敢乱为,所以他才能够回来住些日子。

    章援、陆林、蔡攸、曾纡,这些都是世家大族中佼佼者。

    不同于赵明诚以才学和少年入仕出名,他们是世家之中的美谈。

    章援更是世家之中的翘楚,又是进士第六。

    在大宋朝,能获得进士及第,那就意味着以后官运亨通;若是做了状元,那就意味着以后可以做宰相。

    而赵明诚、章援等人又都是进士第一等,可想而知他们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

    只是章援和赵明诚不是一个赛道上的,他是二十年前的风云人物,如今是威震边庭的大将。

    章援被引入宫,见了赵似便提出可以徐图攻打吐蕃的军事主张。

    “如今的吐蕃,实力越发不济。虽然我宋也羸弱,可是他们也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若是能趁着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吐蕃,倒也可以解决日后的危机。”

    赵似心里正纳闷呢,他最近发现一件事情。打仗对大宋并没有利益。因为如果坚持打仗,那会导致大宋政权解体。如果大宋都没有了,那还要什么万里疆域。

    所以赵似只是淡淡笑道,“此事事关重大,朕会召集枢密院上下商议。你舟车劳顿,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章援本来还想说话,却听见帘幕后传来一阵咳嗽声。他只能告辞。

    回到章府,家里面挂着白色对联,又吊着清一色的白灯笼,看得章援心肠一痛。等来到父亲书房,发现里面书房门前被上了锁。

    门前的梧桐树上叶子纷纷掉落,树下摆放琴的长案也已经被搬走,只有老狸猫还躺在树下晒肚皮。

    章援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发出一声长吼,“父亲——孩儿来晚了。”

    章援后又去了墓地,亲自为父亲上坟,见坟头草已经长了老高,更是心里悲痛难捱。

    又过了几日,还是等不到官家召见。章援忍不住多问,“官家怎么还不召见?上次我千里迢迢入宫觐见,官家却一直身在帘幕后面。”

    章择关上门,小心翼翼地道,“官家咯血。近日病重地更加厉害。此事已人尽皆知。”

    “怎会又是咯血之症?”大家都知道,先帝就是因为咯血驾崩的。